旋覆代赭汤
旋覆 代赭 人参 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表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此心气大虚,余邪结于心下,心气不得降而然也。心为君主,寒为贼邪,表寒虽解而火不得位,故使闭塞不通,而心下痞硬;君主不安,故噫气不除耳。此方乃泻心之变剂,以心虚不可复泻心,故去芩、连、干姜辈苦寒辛热之品。心为太阳,通于夏气,旋覆花开于夏,咸能补心而软痞硬;半夏根成于夏,辛能散结气而止噫。二味得夏气之全,故用之以通心气。心本苦缓,此为贼邪伤残之后,而反苦急,故加甘草以缓之;心本欲收,今因余邪留结,而反欲散,故倍生姜以散之。虚气上逆,非得金石之重为之镇坠,则痞硬不能遽消,而噫气无能顿止。代赭秉南方之赤色,入通于心,坚可除痞,重可除噫,用以为佐,急治其标也。人参、大枣,补虚于余邪未平之时,预治其本也。扶正驱邪,神自安。若用芩、连以泻心,能保微阳之不灭哉?旋覆、半夏作汤,调代赭末,治顽痰结于胸膈,或涎沫上涌者最佳。挟虚者加人参甚效。①
①【案例犀烛】
倪某,男,31岁,2011年11月28日初诊。患者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近期饮食不规律,两周来胃部胀痛,嗳气频作,饭后较甚,纳差,大便日行1次,舌红,苔薄白,脉细。
治用:姜半夏10g,潞党参15g,干姜6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10g,炙甘草6g,生姜15g,红枣15g。7剂。
2011年12月5日复诊,胃胀痛未再出现,嗳气明显减轻,纳谷较前改善,上方续服7剂巩固治疗。
按语:旋覆代赭汤证,仲景原文为“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此痞而“硬”只是稍有抵抗感而已,绝非水热结胸之“按之石硬”。本案胀而痛,局限于胃脘部位,且嗳气频作,既有旋覆代赭汤证,又有“小结胸病”,只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小陷胸汤并非不可用,而只是未用而已。如果使用旋覆代赭汤效果不佳,则需要合用小陷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