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厚朴汤
2025年09月26日
栀子厚朴汤
栀子十四枚 厚朴四两 枳实② 余同前法
夫栀子之性,能屈曲下行,不是上涌之剂。惟豉之腐气,上熏心肺,能令人吐耳。观瓜蒂散必用豉汁和剂服,是吐在豉而不在栀也。此栀子干姜汤去豉用姜,是取其横散;栀子厚朴汤以枳、朴易豉,是取其下泄,皆不欲上越之义③。旧本两方后概云“得吐,止后服”,岂不谬哉?观栀子柏皮汤与茵陈汤中俱有栀子,俱不言吐。又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则栀子之性自明。
②【注文浅释】
宋本等《伤寒论》枳实下有“水浸,炙令黄,四枚”字样。
③【注文浅释】
栀子干姜汤、栀子厚朴汤两方没有豆豉。柯注方药后无“得吐者,止后服”,但宋本等《伤寒论》中栀子干姜汤、栀子厚朴汤煎服法后皆有“得吐,止后服”字样。
伤寒身热发黄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身热汗出为阳明病,若寒邪太重,阳气怫郁在表,亦有汗不得出,热不得越而发黄者矣。黄为土色,胃火内炽,津液枯涸,故黄见于肌肉之间。与太阳误下,寒水留在皮肤者迥别,非汗吐下三法所宜也,必须苦甘之剂以调之。栀、柏、甘草,皆色黄而质润,栀子以治内烦,柏皮以治外热,甘草以和中气。形色之病,仍假形色以通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