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汤
2025年09月26日
黄连汤
黄连 人参 甘草 桂枝 干姜 半夏 大枣
伤寒表不发热,而胸中有热,是其人未伤寒时素有畜热也。热在胸中,必上形头面,故寒邪不得上干;上焦实,必中气虚,故寒邪得从胁而入胃。《内经》云:“中于胁则入少阳,”此类是已。凡邪在少阳,法当柴胡主治。此不往来寒热,病不在半表,则柴胡不中与之。胸中为君主之宫城,故用半夏泻心加减。胸中之热不得降,故炎上而欲呕;胃因邪气之不散,故腹中痛也。用黄连泻心胸之热,姜、桂祛胃中之寒,甘、枣缓腹中之痛,半夏除呕,人参补虚。虽无寒热往来于外,而有寒热相搏于中,所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仍不离少阳和解之治法耳。此症在太阴、少阳之间,此方兼泻心、理中之剂。①
①【医案犀烛】
陈某,男,49岁,2011年12月6日初诊。胃镜(2011年6月22日)示:胃角黏膜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坏死,符合溃疡改变。HP+++。刻下:胃脘时胀,时间不定,持续2小时左右,半夜2点左右胃疼,舌稍红,苔薄黄腻,脉弦。治以:姜半夏10g,细川连3g,炒黄芩10g,潞党参15g,川桂枝10g,炒白芍15g,炙甘草6g,干姜6g,红枣15g,枳实壳各12g。7剂。
2011年12月13日复诊,药后胃疼未现,胃胀嗳气减轻,上方减枳壳续服。
按语:柯注黄连汤“兼泻心、理中之剂”,实有泻心、建中之意。脾胃寒热虚实夹杂,既可见痞胀,又可现疼痛。胃脘作胀,即“心下痞”,舌红、苔黄腻是中焦湿热,胃痛是空腹痛,是虚象。中焦寒热虚实夹杂,自然使用半夏泻心汤。此案疼痛在半夜,是土虚木克之故,故用桂枝加芍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