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思想

一、新思想

新一轮全球碳中和战略是近年来的热点议题,各领域专家学者对双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大量国际组织、智库、咨询公司发布相关研究报告,追踪双碳战略进程,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

(一)碳中和与净零排放

碳中和和净零排放是新一轮双碳战略中的核心概念,是各国发布并执行的主流双碳战略目标。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21世纪下半叶,在全球温室气体人为源的排放量与人为汇的清除量之间取得平衡”,形成了碳中和、净零排放等概念的雏形,对应的常见英文形式有“carbon neutral”“carbon neutrality”“climate neutral”以及“net zero”“net zero carbon”“net zero CO2”“net zero GHG”等。一般而言,碳中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碳中和包括全部温室气体(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含氢氟碳化合物等多种气体),“碳”代表二氧化碳当量,对应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狭义的碳中和仅包括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净零排放。[37]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难度显然高于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二氧化碳之外的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对于全球控温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成为新一轮双碳战略的新热点。

根据全球零碳追踪计划(Net Zero Tracker)数据,截至2022年5月,共有114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包括中国、美国、印度等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另有115个省(州)级区域、235座城市提出碳中和目标;在2 0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中,有701家提出碳中和目标。[38]

(二)净负排放

净负排放战略是碳中和与净零排放战略之后的更高阶段的双碳战略目标。净负排放(net negative)指从大气中人为清除的二氧化碳量大于人类在一定时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狭义),或大气中人为清除的温室气体量大于人类在一定时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广义)。净负排放与负排放技术(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ies,NETs)、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NCS)等路径息息相关,核心在于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

国外学界和智库已经率先开启净负经济战略研究,如达沃斯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21 年发布白皮书《从净零到净负:给领导者的脱碳指南》;[39]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创建了美国能源和工业系统模型,提出重建美国能源基础设施,从而在21世纪中叶实现净零乃至净负排放的路线图;[40]牛津大学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文章“实现净负碳经济”;[41]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研究表明,该国塔斯马尼亚州(Tasmania)已成为世界上首批实现净负碳排放的地区之一。[42]在企业领域,美国微软(Microsoft)、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公司也在发展战略中提出净负排放目标。国内目前对净负战略的研究寥寥无几。

(三)气候弹性发展

IPCC第六轮评估报告提出气候弹性发展(climate resilient development)的概念,其本质是一种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战略。气候弹性发展是指通过实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以支持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生态系统、城市和基础设施、能源、工业、社会等多领域。其中“弹性”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具有应对风险事件、趋势或影响的能力,能够通过响应和调整维持自身基本功能、特性和结构(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表示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并保持适应、学习和转化的能力。报告特别指出,城市系统是实现气候弹性发展的关键场所,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因为沿海城市和区域人口密集且面临着更大的气候复合风险,同时沿海城市往往在全球贸易供应链、文化交流和创新方面具有重要地位。[43]

(四)科学减碳倡议

科学减碳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旨在建立各行各业的科学减碳标准,并倡导全球企业参与双碳战略、设定科学减碳目标。SBTi于2021年10月推出世界首个企业净零标准(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44]已成为企业气候行动领域的战略标杆之一。SBTi源于碳信息披露项目(CDP)、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之间的合作,是全球商业气候联盟(We Mean Business)的组成部分。

截至2022年5月,已有3 000余家公司加入SBTi(占全球经济市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约1 000家公司承诺通过SBTi制定科学减碳目标,实现净零转型。[45]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电通国际(Dentsu International)、美国西维斯健康(CVS Health)、仲量联行(JLL)、瑞士霍尔希姆(Holcimd)、丹麦沃旭能源(Ørsted)和印度威普罗(Wipro)等7家公司首批获得SBTi净零目标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