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麦肯锡(2022):The net-zero transition:What it would cost,what it could bring。

[2]国际能源署(2020):《2050净零排放》。

[3]德勤(2021):《全球能源转型及零碳发展白皮书》。

[4]世界经济论坛,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9/01/whydigitalization-isthe-key-to-exponential-climate-action/(发布日期:2019年1月15日)。

[5]世界经济论坛,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7/09/next-energy-revolution-already-here/(发布日期:2017年9月20日)。

[6]Herrmann,C.et al.,“Sustainability in manufacturing and factories of the fu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Green Technology,2014,1(4),pp.283—292.

[7]Kang,H.S.et al.,“Smart manufacturing.Past research,present findings,and future direc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Green Technology,2016,3(1),pp.111—128.

[8]联合国:Accelerating clean energy through Industry 4.0 Manufacturing the next revolution。

[9]陈洪波、王新春:《氢产业发展战略的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企业经济》2021年第12期,第126—134页。

[10]《美国能源部发布“储能大挑战”路线图草案》,详见http://www.casisd.cn/zkcg/ydkb/kjzcyzxkb/2020kjzc/zczxkb202009/202010/t20201015_5717026.html(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5日)。

[11]《欧美储能政策布局对我国储能产业的挑战与启示》,详见http://www.cspplaza.com/article-19562-1.html(发布日期:2021年2月22日)。

[12]《美国、欧洲、日本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分析》,详见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60525-ccc66f10.html(发布日期:2016年5月26日)。

[13]未来智库:《智能电网产业专题研究:从海外智能电网建设看双碳带来的投资机会》,详见https://www.iot101.com/news/1876.html(发布日期:2022年1月20日)。

[14]能源基金会、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2020):《净零碳建筑:国际趋势和政策创新》。

[15]廖虹云、康艳兵、赵盟:《欧盟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政策要点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

[16]陈祥:《日本制定“塑料资源循环战略”的原因及影响》,《日本问题研究》2019年第6期。

执笔:杨凡(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