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CCUS技术
据IEA 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4月,世界各地的CCUS设施每年能够捕集超过40 Mt CO2。欧盟是CCS技术研发先驱,也是该技术应用的积极推动者。2001年,瑞典成为欧洲第一个部署CCS 技术的国家。截至2021 年11月,欧洲CCUS项目占全球27%,欧洲每年通过该技术捕集的CO2 总量约为250万吨。[14]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在战略能源技术规划(SET-Plan)信息服务平台[15]相继发布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报告(2018)》和《2030年CCUS路线图》,总结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目标和需求、技术障碍以及到2050年的技术经济预测。
(一)CCUS技术现状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主要存在三代技术。第一代技术包括基准胺基溶剂(燃烧后捕集)、物理溶剂(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等。目前,第二代技术处于研发阶段;第三代技术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在碳捕集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如下:
第一,基于溶剂的碳捕集。第一代单乙醇胺(MEA)碳捕集技术的技术成熟度已达到7—8级,溶剂再生的热负荷已经从5吉焦/吨CO2 降至1.8吉焦/吨CO2。第一代技术致力于强化高温下CO2 的承载能力、减少吸收热能、改进再生条件从而在较高压力下回收CO2。
第二,基于吸附剂的碳捕集。对于固体吸附剂,通常将变压吸附或变温吸附用于吸附剂再生,气体与吸附剂的接触发生在固定床、移动床或流化床中。在此情况下,使用物理溶剂分离CO2 还可获得高纯度的H2 流。
第三,基于膜的碳捕集。膜分离-低温耦合技术是利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材料,在压力差作用下对不同排放源的CO2 进行直接捕集,从排放源上实现碳中和的目的。
第四,高温循环技术。此类技术的成熟度在4—5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目前,欧盟多集中在化学链燃烧项目及煤和天然气锅炉项目的应用层面,钙循环法的技术成熟度已达到5 级。[16]同时,欧盟在《设置计划进度报告(2021)》(Set plan progress report 2021)中提到CCUS的六个重点项目。[17]
(二)发展路径
欧盟碳捕集行业的整体开发目标为:远期计划将碳捕集成本降低至15欧元/吨CO2,效率损失降低至5%;到2030 年,欧盟委员会计划每年捕集约6 800万吨CO2;到2050年碳捕集率将达到90%。[18]同时也需关注到,欧盟碳捕集行业仍面临着一定的障碍。[19]
根据《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报告》显示,欧盟CCUS的技术趋势及需求如下:第一,基于化学物理溶剂的吸附技术,重点研究溶剂降解技术;第二,固体吸附剂吸附技术,重点开发新型吸附材料,制定开发新材料的标准化测试流程;第三,膜技术,重点研究材料的竞争吸附、渗透以及H2 与CO2 之间反应造成的污染;第四,高温循环系统技术,重点进一步优化固体燃料反应器中的燃料转化过程;第五,CCUS过程和系统改进,重点提升氧气分离效率,降低碳捕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