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碳之路
英国2007年至2010年间的三年,被认为是一个“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的激进时代”。在此期间,英国通过了“两法一计划”,即《2008年气候变化法》[4]《2008年规划和能源法》[5]和《低碳转型计划》[6]。《2008年气候变化法》确立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内目标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长期减排框架,最初承诺与1990/95年基准年相比,到2050年至少将排放量减少80%。《2008年规划和能源法》提供了更多的补充性规则而非建设性的制度安排。《低碳转型计划》则提出了整套全面改革的政策主张,将减排目标提升到2006年设想的4倍以上,旨在彻底改变英国的能源系统与结构。在这个“激进时代”,以布朗为内阁首相的政府还组建了新的能源与气候变化部(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由此,布朗领导下的工党政府在能源法律问题上更为激进,政府干预开始逐渐取代市场的主导性地位。
2010年至2016年期间,英国绿色低碳政策进入了向理性回归的转型期。最具标志意义的事件是,201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2013年能源法》。[7]一方面,不再将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唯一准则,而是强调去碳化与能源安全的协调统筹;另一方面,它一改核能建设上的踌躇不前,同步开启了英国新的电力市场改革。在此期间,保守党党魁卡梅伦领导下的英国政府将能源安全列为能源政策的首要原则,甚至取消了对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商业示范10亿英镑的经费支持,此举一度引起了英国国内环保主义者的不满。
2016年至今,英国绿色低碳转型进入了再调整时代。英国脱欧后,原内政大臣特雷莎和外交大臣约翰逊相继成为英国新首相。特雷莎接任之际,迅速进行了部门改组,解散了能源与气候变化部,设立了新的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Department of Business,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ategy,DBEIS),这就意味着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法律政策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除此之外,脱欧也为英国能源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亦可能会影响英国在能源方面的投资策略。
国际减排协议方面,2019年6月,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作出关于全球变暖1.5摄氏度的特别报告之后,英国根据该委员会的建议,对《2008年气候变化法》进行了修订,承诺英国到2050年会实现100%的减排(净零),还将引入碳预算,为英国在预定的五年内可以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设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
2019年5月2日,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CCC)发布题为《净零:英国对阻止全球变暖的贡献》(Net Zero-The UK's Contribution to Stopping Global Warming)的报告,[8]重新评估了英国的长期排放目标。该报告指出,英国可以设定一个宏伟的新目标,即至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零。
2019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宣布气候变化紧急状态的国家。同年9月,该国通过了修改《气候变化法案》的修订案,设定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正式确立英国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英国成为第一个通过立法形式明确于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发达国家。
2020年9月,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将制定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具体措施。目前,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四个领域是交通运输、能源、商业和居民住宅,这四个领域排放量总和约占总排放量的78%,未来碳中和措施的出台也将重点聚焦这些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