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能技术
根据俄罗斯2020年发布的《至2035年能源战略》,与2008年相比,电力生产增加了5.3%,消费增加了5.4%,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增加了11%。2008年至2018年期间,有43.4吉瓦的新装机容量投入使用。2009年事故后的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的修复工作已经完成。目前,约有300条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投入使用和重建。2019年,俄宣布提前6年进入电力竞争性模式,确保了行业内运营和投资成本的优化,鼓励发电机构对低效的发电设备进行现代化。
《低碳战略》中指出,随着俄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俄计划用低碳蒸汽发电、核电、水电和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同时满足电力需求和低碳发展规划。
电能方面,引进现代技术,开发蒸汽和天然气发电、核电站、水电站和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煤炭部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包括全面过渡到现有最先进技术,支持创新和气候友好型煤炭燃烧技术,用热电联产设施大规模取代低效率的锅炉房,并制定配套鼓励措施。此外,俄计划减少与技术过程和化石燃料运输中的温室气体泄漏有关的逃逸性排放。还规定了引进捕集、掩埋和进一步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战略预计,2031年至2050年间,俄发电领域结构将开展关键转型。
俄电力产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对消费者的供电可靠性和质量,达到与国外同行业最佳水平,同时确保经济效率。对此,俄计划在2024年前将能源系统中的电厂装机容量维持在254吉瓦,在2035年前维持在251—264吉瓦之间。到2035年,俄罗斯统一能源系统中的220千伏及以上和25兆瓦及以上的发电设施,以及技术上孤立的地区电力系统中的110千伏及以上和5兆瓦及以上的发电设施,过渡到100%的自动化远程控制运行模式。
未来,俄计划优化发电能力的结构,考虑其技术和经济指标的同时,保持热电联产的优先地位;减少统一能源系统的过剩产能,使其达到产能储备的标准值,包括退役或更换低效的发电能力;主导形成欧亚经济联盟的共同电力市场,确保俄在其中的竞争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