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物质能战略
生物质是指能够当作燃料或者工业原料,活着或刚死去的有机物。生物质能最常见于种植植物所制造的生物质燃料,或者用来生产纤维、化学制品和热能的动物或植物。也包括以生物可降解的废弃物(biodegradable waste)制造的燃料。但那些已经变质成为煤炭或石油等的有机物质除外。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有时也被称为“碳中性”的能源。生物质能是碳循环的一个环节。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质,而有机物质在死亡或被氧化后会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归大气。这循环相对的所需的时间较短,而用作燃料的植物可以很快地不断地重复种植替代。因此使用生物质能作为燃料依然可以维持大气中碳含量的水平。据统计,生物质能源占可再生能源供应的一半以上。生物质能可分为固体生物质、生物液体燃料、可再生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和沼气/生物天然气。
目前,世界各国都提出了明确的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法规和政策,促进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发展。例如,美国的玉米乙醇、巴西的甘蔗乙醇、北欧的生物质发电、德国的生物燃气等产业快速发展。早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提出的能源战略就包含大力推广更加清洁的、以生物质为基础的产品和生物燃料,以降低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同时减缓气候变化。2002年,日本最早的生物质燃料方案《日本生物质能战略》出台,该方案提出防止全球变暖、创建循环节约型社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振兴农村合作社四大战略,强调对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而生物燃料并不是重点。2006年,日本修订了《日本生物质能战略》,重点强调生物质燃料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利用。2007 年,日本生物质战略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 on Biomass Nippon Strategy)发布了一份题为《促进生物燃料在日本的生产》的报告。报告提出,至2030年左右,用纤维素材料(如稻草、镀锡木材)和可用作物资源(如甘蔗、甜菜等)年产生物质燃料6 000 000 kl,约占国内燃油消费量的10%。欧盟加快生物质领域战略部署,现阶段已将生物质燃料化作为发展生物质能的首要任务,从生物质直燃发电向交通运输燃料领域发展,正是以技术为导向从源头解决排放问题。欧盟提出战略能源技术计划(SET-Plan)旨在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并提出“用于可持续交通的生物能源和可再生燃料”专项计划,优先发展先进的液体和气体生物燃料,其他可再生液体和气体燃料,可再生氢,高效大规模生物质热电联产,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间生物能源载体。该计划在整个生物能源领域设定三个目标:提高生产性能(产量和效率),减少价值链上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成本。预计到2030年,该计划累计投资额达到22.9亿欧元,而示范和扩大活动投资额预计达到1 043.1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