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动汽车产业
(一)产业概况
随着环境污染和石油危机的加剧,全球各国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根据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部门的统计,机动车是欧盟境内CO2 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总排放量的12%。2021年4月,IEA 发布《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指出2020年全球售出约30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欧洲电动汽车消费量达到139.5万辆,同比增长142%。欧洲成为年度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当年度全球市场份额的43%,首次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EV)市场。
欧洲是电动汽车生产的发源地,早在19 世纪中期,匈牙利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就在实验室完成了电传装置,发明出全球第一台电动汽车。根据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欧洲三大汽车制造厂福斯、BMW 和戴姆勒,2020年电动车生产销量增长了3倍逼近60万辆大关,首度超越中国,欧洲已然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
(二)推进路径
欧盟在《汽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性能标准规章》中规定,到2025年新乘用车CO2 排放量在2021年的基础上降低15%;2030年再次在2025年的基础上降低37.5%。此外,一些欧洲国家和英国的电动汽车将对内燃机车辆的禁令推进到2035年。到2030年,电动LDV 销售份额在既定政策情景中达到近40%。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中达到80%。[26]
根据2019年4月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颁布的《汽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性能标准规章》,自2019年7月起,欧盟针对电动汽车采取了严格的排放控制,以及产业支持的战略布局,具体如下:
第一,提高新车测试标准。对所有新车实施更严格测试标准,采用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规程(WLTP)[27],以取代原来的欧洲循环测试法(NEDC)。汽车生产企业只能通过生产新能源汽车或低油耗车来满足新标准。
第二,对汽车生产商CO2 排放限值进行算法修改。根据《欧盟碳排放法规》规定,自2021年开始,欧盟所有新车行驶每公里所排放的CO2 平均不得高于95克。这一规定使汽车生产商须对其公司的产品所排放的CO2 进行调整。
第三,提高对汽车生产商的潜在惩罚力度。如果生产商所制造的汽车无法达到前文提及的标准,即汽车行驶时排放超出95 g/km 的法定排放限额时,汽车生产商将面临每超出1 g/km 罚款95欧元/辆。
第四,超级积分制度。为鼓励生产商生产零排放和排放量50 g/km 以下的低排放汽车,在考核车企排放标准时,每一辆零排放或低排放的汽车(<50 g/km)的比重可乘以相应倍数进行计算,超级积分政策使得车企相比于生产混合动力汽车,更倾向于发展电动汽车。
第五,消费激励支持政策。欧盟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首先,对汽车生产商CO2 排放限值进行算法修改,从生产源头上降低了新车每公里行驶的CO2 排放量;其次,欧盟一方面引导消费者电动汽车需求,另一方面引导行业的研发和扩大电动汽车生产规模。
第六,公共采购补贴政策。首先,在符合欧盟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预计2020年至2022年将花费200亿欧元用于公共采购计划领域;其次,欧盟将建立400亿—600亿欧元的清洁汽车投资基金,用于投资零排放汽车动力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