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和红肉产业
(一)产业概述
澳大利亚一半以上的土地都用于农业活动,但由于该国土地的大部分并不适宜耕种,畜牧业才是最主要的农业活动。从2018 年6 月30 日到2019年6月30日的12个月里,红肉和畜牧业提供了189 000个直接工作岗位和245 000个间接工作岗位。[45]放牧牛和绵羊以及相关产业所产生的动物排放也是其农业排放的主要来源。澳大利亚是世界前五名的红肉出口国之一,也是前十名的牛奶出口国,其红肉产量的75%用于出口,因此,这一行业对于出口国政策变动相当敏感,如果碳价格较高的国家对排放密集型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将会对澳大利亚该行业产品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畜牧业本身也非常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2019—2020年这一行业碳排放的下降就被普遍认为和干旱导致的减产密切相关。目前,红肉和畜牧业占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1.8%,自2005年以来,这一数字已经减少了一半。[46]与澳大利亚畜牧行业最相关的三种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主要排放源包括牛羊等反刍动物肠道发酵产生的甲烷、牲畜饲料生产中产生的排放、土地管理实践(为了放牧而进行的植被管理、稀树草原燃烧)、肉类加工过程中的能源使用。
(二)产业现状
澳大利亚肉类和畜牧业协会(Meat&Livestock Australia)在以下四个工作领域支持行业减排:(1)农场、饲养场和加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活动;(2)通过树木、豆类和牧场在农场储存碳;(3)将温室气体减排和碳储存活动与农业系统思维联系起来的综合管理系统;(4)领导力建设,以支持个人和组织的能力以及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开发碳核算工具和发放碳核算培训手册,帮助生产商更好地参与碳中和实践。
目前,这一行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牲畜饲料补充剂领域。这一技术被《2021年低排放技术声明》列为重点关注的新兴技术。新的牲畜饲料补充剂,如天门冬藻和有机化合物3-硝基氧基丙醇(3-NOP)可以减少动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并提高肉类产量。这些饲料补充剂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可中断动物体内形成甲烷的细菌过程,从而大大减少甲烷的形成。
(三)产业发展前景
肉类和畜牧业协会制定了行业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CN30),承诺到2030年,在不减少牲畜数量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的牛肉、羊肉和山羊生产,包括批次喂养和肉类加工,将不会向大气中净排放温室气体。从现在到2030年,将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准备、计划和确定优先级;(2)开发、测试和部署;(3)扩大规模、商业化、执行和完善。每个阶段会存在重叠的活动,以确保实现2030年行业碳中和目标,研发、推广和应用活动也将贯穿其中。
预计到2022年,确立80%减排量所需行动,并锁定长期研发资金,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网络+工具”的支持。与2015年度碳排放的基准额相比,达成减少超过20%碳排放的目标。到2025年时,2030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应该已经具备可见性,碳中和目标的市场意识应该已经转化为新的价值创造,全部的现有技术和方法已经准备好并全面投入使用。在不减少牲畜数量的前提下,与2015年度碳排放的基准额相比减少超过50%的碳排放。[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