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可分为五个方面,即人 (Man)、材料(Material)、机械 (Machine)、方法 (Method)、环境 (Environment),简称为“4M1E”。
5.1.4.1 人的控制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项目建设的决策、管理、操作均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其中既包括了施工承包人的操作、指挥及组织者,也包括了监理人员。“人”作为控制的对象,要避免产生失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人的因素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中,应从领导者的素质、人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和人的违纪违章行为等方面考虑对质量的影响。
总之,在对人的控制上,应从人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5.1.4.2 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材料包括工程实体所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是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材料不符合要求,就不可能有符合要求的工程质量。
1.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
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订货前的控制、进货后的控制、现场配制材料的控制、现场使用材料的控制等。
2.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1)掌握材料质量标准。
(2)材料质量检验。材料质量检验的方法分为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四种。
1)书面检验。是通过对提供的材料质量保证资料、试验报告等进行审核,取得认可方能使用。
2)外观检验。是对材料从品种、规格、标志、外形尺寸等进行直观检验,看其有无质量问题。
3)理化检验。是指在物理、化学等方法的辅助下的量度。它借助于试验设备和仪器对材料样品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进行科学的鉴定。
4)无损检验。是在不破坏材料样品的前提下,利用超声波、X 射线、表面探伤仪等进行检测。
3.材料质量检验程度
(1)免检:如足够质量保证的一般材料、实践证明质量长期稳定且保证资料齐全的材料等。
(2)抽检:如性能不清楚的材料、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的材料、成批生产的构配件等。
(3)全检:如进口材料、重要工程部位的材料、贵重材料等。
4.材料质量检验项目
材料质量检验项目通常分为一般试验项目和其他试验项目。一般试验项目即常规进行的试验项目,其他试验项目即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试验项目。
5.1.4.3 机械设备控制
机械设备包括组成工程实体和配套的工程设备及施工机械设备两大类。
1.机械设备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应从保证项目施工质量角度出发,着重对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
(1)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选型的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上方便、维修上简便。机械设备选型的方针:贯彻执行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改良工具相结合的方针,突出机械与施工相结合的特色,使其具有适用性、可靠性、方便性、安全性。
(2)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必须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工程质量。
(3)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的“三定”制。操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施工机械设备控制的内容
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审核,以确保为施工提供性能好、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且数量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督促承包人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督促承包人对施工机械设备特别是关键性的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状况定期进行维护和鉴定。
对施工设备的主要控制内容如下:
(1)审核承包人在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所选择的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式、性能和数量。
(2)按照施工合同约定保证施工设备按计划及时进场,并对进场的施工设备进行评定和认可。禁止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投入使用并应要求承包人及时撤换。检查操作人员的合格性。
(3)督促承包人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特别是关键性的施工机械设备的及时进场和对其性能、状况定期进行维护和鉴定。
(4)督促承包人建立和健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使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与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定。
(5)旧施工设备进入工地前,承包人应提供该设备的使用和检修记录,以及具有设备鉴定资格的机构出具的检修合格证。经监理机构认可,方可进场。
(6)设备专用于本工程管理。
(7)监理机构若发现承包人使用的施工设备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应及时要求承包人增加或撤换。
5.1.4.4 施工方法控制
施工方法即工艺方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及工艺技术等。控制施工方法的要点如下:
(1)制定正确的施工方案。
(2)加强技术业务培训和工艺管理。
(3)严格工艺操作规程。
(4)合理配合和使用机械机具。
监理工程师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经济、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确保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且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5.1.4.5 环境因素控制
通常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如下:
(1)自然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温度等。
(2)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三检制、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签证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
(3)技术环境。如施工所用的规程、规范、设计图纸、质量评定标准等。
(4)作业环境。如作业面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和通信条件等。
(5)周边环境。如工程邻近的建筑物、高空设施、地下管线等。
(6)社会环境。如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等。
对环境因素控制的措施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工序环境,排除环境的干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