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建设项目信息处理
建设项目信息处理一般包含信息收集、加工整理、传输、存储、检索和应用等六项内容。信息处理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
1.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即采集原始信息资料。信息收集需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信息收集的目的性。
(2)界定信息收集的范围。包括对象范围 (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时间范围 (用多长时间收集这些信息)、空间范围(从哪里收集这些信息)。
(3)选择好信息源。
2.信息加工整理
信息加工整理即对收集到的大量原始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类、排序、压缩、分析、比较、计算,使其标准化、系统化,形成标准的、系统的信息资料。
信息加工整理的步骤如下:
(1)鉴别。
(2)筛选。
(3)分类。
(4)排序。
(5)初步激活。
(6)编写。
3.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即借助一定的载体(如纸张、胶片、软盘、电子邮件等)在监理机构内部、参建单位之间及上级单位进行传播,通过传输形成各种信息流。信息传输需注意以下三点:
(1)传输目的明确具体。
(2)传输过程控制严格。
(3)讲究时效性,防止信息失真、畸变。
4.信息存储
储存信息一般借助于纸张、胶卷、录像带、计算机等载体。信息存储需注意以下四点:
(1)准确性。即内容准确、表述清楚、结构有序。
(2)安全性。即防丢失、防毁坏。
(3)方便性。即使用方便、更新方便。
(4)经济性。即节约空间、节省费用。
5.信息检索
信息传输即为了查找信息方便,而制定的一套科学、迅速的查找方法和手段。完善的信息检索系统应达到信息保存完善且查找方便的要求。使用计算机存储和检索信息,是目前普遍实行的信息管理方式。
6.信息应用
信息应用即将处理好的信息,按照不同需求,编印成各种表格、文件,以书面形式或者计算机网络进行输出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应用需注意以下三点:
(1)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判断所需的信息是否存在。
(3)利用或开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