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 文明施工监理
文明施工是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文明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
(2)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
(3)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4)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1.现场文明施工的一般要求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一般要求如下:
(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总代表人的姓名、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标牌的保护工作。
(2)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应当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3)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现场堆放的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
(4)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5)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施工机械进场须经过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建立机组责任制,并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6)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使用状态;保持场容场貌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应设置施工标志,并对沟井坎穴进行覆盖。
(7)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
(8)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各类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
(9)应当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在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
(10)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11)施工现场发生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处理,依照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执行。
2.现场文明施工的措施
(1)现场管理。
1)工地现场设置大门和连续、密闭的临时围护设施,且牢固、安全、整齐美观;围护外部色彩与周围环境协调。
2)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的尺寸和规格制作各类标志标牌,如施工总平面图、工程概况牌、文明施工管理牌、组织网络牌、安全记录牌、防火须知牌等。其中,工程概况牌设置在工地大门入口处,标明项目名称、规模,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联系电话等。
3)场内道路要平整、坚实、畅通、有完善的排水措施,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整齐堆放原材料和机具、设备。
4)施工区和生活、办公区有明确的划分;责任区分片包干,岗位责任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上墙;施工区内废料和垃圾及时清理,成品保护措施健全有效。
(2)安全防护。
1)安全帽、安全带佩戴符合要求,特殊工种个人防护用品符合要求。
2)预留洞口、电梯口防护符合要求,电梯井内每隔两层 (不大于10m)设有一安全网。
3)脚手架搭设牢固、合理,梯子使用符合要求。
4)设备、材料放置安全合理,施工现场无违章作业。
5)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检查资料齐全,大型设备吊装运输方案有审批手续。
(3)临时用电。
1)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的配电线路架设和照明设备、灯具的安装、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特殊施工部位的内外线路按规范要求采取特殊安全防护措施。
2)配电箱和开关箱选型、配置合理,安装符合规定,箱体整洁、牢固,具备防潮、防水功能。
3)配电系统和施工机具采用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配电箱和开关箱设两级漏电保护;值班电工个人防护整齐,持证上岗。
4)电动机具电源线压接牢固,绝缘完好,无乱拉、扯、压、砸现象;电焊机一、二次线防护齐全,焊把线双线到位,无破损。
5)临时用电有设计方案和管理制度,值班电工有值班、检测、维修记录。
(4)机械设备管理。
1)室外设备有防护棚、罩;设备及加工场地整齐、平整,无易燃及妨碍物。
2)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操作规程、标识、台账、维护保养等齐全并符合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3)起重机械和吊具的使用应符合其性能、参数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规定。
(5)消防、保卫。
1)施工现场有明显防火标志,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工具、器材符合要求;施工现场不准吸烟。
2)易燃、易爆、剧毒材料的预退、存放、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
3)明火作业符合规定要求,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4)施工现场有保卫、消防制度和方案、预案,有负责人和组织机构,有检查落实和整改措施。
(6)材料管理。
1)工地的材料、设备、库房等按平面图规定地点、位置设置;材料分规格存放整齐,有标识,管理制度、资料齐全并有台账。
2)料场、库房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库房有防火器材。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施工垃圾集中存放、回收、清运。
(7)环境保护。
1)施工中使用易飞撒材料(如矿棉)、沥青、有毒溶剂等,应有防大气污染措施。主要场地应全部硬底化,未做硬底化的场地,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施工及生活废水、污水、废油按规定处理后排放到指定地点。
3)强噪声机械设备的使用应有降噪措施,人为活动噪声应有控制措施,防止污染周围居民工作与生活。当施工噪声可能超过施工现场的噪声限值时,应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核准后才能开工。
4)夜间施工应向有关部门申请,核准后才能施工。
5)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建立环保体系并有检查记录。
(8)环卫管理。
1)建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责任人,划分责任区,有卫生检查记录。
2)施工现场各区域整齐清洁、无积水,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才能离场上路行驶。
3)生活区宿舍整洁,不随意泼污水、倒污物,生活垃圾按指定地点集中,及时清理。
4)食堂应符合卫生标准,加工、保管生、熟食品要分开,炊事员上岗须穿戴工作服帽,持有效的健康证明。
5)卫生间屋顶、墙壁严实,门窗齐全有效,按规定采用水冲洗或加盖措施,每日有专人负责清扫、保洁、灭蝇蛆。
6)应设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锁和有标志,夏季施工备有防暑降温措施;配备药箱,购置必要的急救、保健药品。
(9)宣传教育。
1)现场组织机构健全,动员、落实、总结表彰工作扎实。
2)施工现场黑板报、宣传栏、标志性语版、旗帜等规范醒目,内容适时。使施工现场各类员工知法、懂法并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的法律、法令,增强员工的防火、防灾及质量、安全意识,防止和杜绝盗窃、斗殴及黄、赌、毒等非法活动的发生。
3.文明施工监理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 288—2014)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监理机构的文明施工监理工作,叙述如下:
(1)监理机构应依据有关文明施工规定和施工合同约定,审核承包人的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措施。
(2)监理机构应检查承包人文明施工的执行情况,并监督承包人通过自查和改进,完善文明施工管理。
(3)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开展文明施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并督促承包人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居民共建和谐建设环境。
(4)监理机构应监督承包人落实合同约定的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