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界分别观
2025年09月26日
五、界分别观
界分别观,又称界差别观,是观想构成众生及其生存环境的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皆为六大(或称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和合而成,以断除“我执”为目的的禅法。
在六大中,最基本的是地水火风四大。《中阿含经》卷七的〈象迹喻经〉中,有关于地、水、火、风四界构成人身的详细说明。既然人身是由五阴构成的,它便从五阴开始分析起。其中的色是“四大及四大造”。地,分外在自然界的“外地”和组成人的毛发、肌肉、筋骨、内脏等的“内地”;水,分自然界的“外水”和人体内的血液、脂肪、唾液、汗、尿等“内水”;火有“外火”和人身的体温、烦闷、消化、饮食等“内火”;风有“外风”和人体的呼吸、腹风、脐风等“内风”,而因为有筋骨、皮肤血肉和空(空隙),便产生了身体。又因为有了“内眼处”,与外色相合,便有眼识生……便有受、想、行、识。通过体认人的身心不外是四大因缘所造,而内外四大皆属于“无常法,尽法、衰法,变易之法”,应当断除认为自己“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的见解。以此为观想内容的禅法,就是界分别观。
《修行道地经》卷四〈行空品〉对地、水、火、风、空、识(称之为神、心神)六大与人身的关系作了分析。经文说,为了破除对于人身的“吾我”之想,“当观身本,六事合成。何谓为六?一曰地,二曰水,三曰火,四曰风,五曰空,六曰神。”前五大皆分内、外,外五大是自然界,内五大是人身,心神“在内不在外,心依内种得见外种而起因缘;神有六界:眼耳鼻口身心之识也”[26]。要人通过观察六界与身心的关系,体认人身“无常、苦、空、非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