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偃和云门宗

第四节 文偃和云门宗

云门宗成立于韶州的云门山(在今广东省乳源县),东边邻近南宗的发祥地曹溪(在今韶关市)。云门宗的创始人文偃上承石头希迁—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的法系。文偃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他的传法中心韶州云门山在南汉政权的管辖范围之内。文偃在创立云门宗的过程中得到南汉刘氏政权高祖、中宗的大力支持。南汉,十国之一,占据今广东、广西一带地方。唐末,刘谦因军功任封州(治所在今广东封川县)刺史。谦卒,其子刘隐继为封州刺史,唐昭宗天祐元年(904)为清海军(广州)节度使,后梁开平二年(908)为安南都护,充清海、静海两军节度使,并进封南海王。后晋贞明三年(917)其弟刘岩(后改名陟、龚、䶮)称帝,建国号大越,翌年改国号为汉,建元乾亨,以广州为都,改称兴王府,史称南汉。后晋天福七年(942)刘岩死,庙号高祖。《旧五代史》卷一三五〈僭伪列传〉称其“虽聪辩,然好行苛政,至有炮烙、刳剔、截舌、灌鼻之刑”。其长子刘玢继位一年为弟刘晟所弑,谥为殇帝。刘晟在位十五年,庙号中宗。继之者是后主刘鋹。宋朝开宝四年(971)攻灭南汉。南汉高祖、中宗、后主都崇奉佛教。文偃先后受到高祖、中宗的皈依,并在他们的支持下辟建云门山禅寺,弘传禅法。[115]

云门宗在宋初曾相当盛行,出了不少很有影响的著名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