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会北上传法及其禅法理论

第二节 神会北上传法及其禅法理论

慧能的南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仅流行于岭南一些地方,直到唐的后期才逐渐扩展到北方广大地区,并且一跃而成为禅宗的主流。北宗在此后逐渐衰微,甚至在社会上湮没无闻。

从社会历史来看,禅宗的这一重大演变是经历了唐王朝从强盛到衰落的过程的。唐玄宗继位后的开元年间(713—741)进入了唐朝的极盛时期,出现中国古代有名的几个封建盛世之一的所谓“开元之治”。然而与此同时,由于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日益腐败,社会上潜伏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各种危机也不断发展和激化,中央集权日益削弱,终于在玄宗晚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755—763)。此后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唐王朝日趋衰微。

玄宗在位时崇尚儒、道二教,对佛教也采取支持的政策。在佛教内部,从印度传入的密教开始在社会上层流行,禅宗也越来越受到朝野士大夫的欢迎。北宗的代表人物普寂、义福等人受到朝廷的优遇,在以两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很有影响。慧能的南宗逐渐从南方兴起。慧能的弟子神会为了扩大南宗的影响,到盛行北宗的南阳、洛阳一带传法,与北宗僧人辩论,虽一度受到迫害,但因为在“安史之乱”中主持戒坛度僧筹集军饷援助唐军有功,受到朝廷的崇信,为以后南宗的迅速发展和取得正统地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