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堂集》在中国的流传

二、《祖堂集》在中国的流传

在宋初编撰《景德传灯录》之时,《祖堂集》还存在。到底编撰《景德传灯录》有没有参考和利用《祖堂集》的传记资料?现在一般的说法是没有。但是据椎名宏雄《〈祖堂集〉的编成》考证,两者章节有不少相应和内容相近的地方。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如柳田圣山、椎名宏雄所说的那样,两者在编撰时都利用了唐慧炬(或作智炬)成书于801年的《宝林传》(现有残本7卷)和雪峰的弟子惟劲成书于10世纪初的《续宝林传》(已佚),对所载禅宗南宗所奉西天佛祖和传法偈、唐土历代祖师的事迹和语录等有较大数量的吸收;二、编撰《祖堂集》时大量利用历代禅师的“行状”、“行录”、“实录”、碑文以及禅林流行的语录等文字资料;同样,编撰《景德传灯录》也要利用这类资料。至于《祖堂集》中载有约4卷篇幅的雪峰法系的传记,大概是由于此书编撰者属于这一法系,并且凭借自己所在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了他们容易搜集到的资料编撰的。正是这一部分,与《景德传灯录》有关部分的排列次序和内容很不相应。

《祖堂集》编撰之后,在中国曾短期流传,据现存一些资料推测,至少在它编撰100多年之后还存在,此后才从中国佚失。近年日本学者对此作了考察,除前面提到宋代《崇文总目》载有《祖堂集》的目录外,以下图书也提到或利用了《祖堂集》。

(一)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礼(960—1020)在其《十不二门钞》卷上载:有人提出,当年菩提达摩的弟子三人得法有浅有深:尼总持谓“断烦恼,证菩提”;道育说“迷即烦恼,悟即菩提”;慧可谓“本无烦恼,元是菩提”,达摩认为他们分别是“得吾皮”,“得吾肉”,“得吾髓”(意为慧可的见解最符合他的禅旨),请知礼加以评论。知礼从天台宗“相即不二”的教理对所谓慧可的见解加以批判,并且指出此说出自“圭峰异说”(唐朝圭峰宗密《裴休拾遗问》,即《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不足为信,说“若据《祖堂》,自云:三祖礼三拜,依位立”(按:现存高丽本《祖堂集》达摩、慧可传中无此语,而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摩传〉,也许是高丽本与宋本稍有差别)。此后宗晓所编《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记载天童子凝禅师致知礼的信,对知礼的说法提出质疑,其中有“今据《祖堂》及《传灯录》”的话;知礼对此复信加以解释。二人前后几次往复书信论辩,三次都提到《祖堂集》。

(二)北宋云门宗的高僧契嵩(1007—1072)在其《夹注辅教篇》中引韩愈被贬潮州见大颠和尚事,谓此出《祖堂集》(按:大颠是石头希迁弟子,事见《祖堂集》卷五〈大颠和尚传〉)。《夹注辅教篇》中国已经失传,日本现存室町时代的刻本。

(三)张方平(1007—1091),字乐全,翰林学士,官至御史中丞、三司史,居士,所著《禅源通录序》(《乐全集》卷三三)中提到中国的佛教史书,说萧梁有《续法纪》、元魏有《付法藏传》,唐有《宝林传》、《心要》、《祖堂》等著述,宋代有《传灯录》,时代师承,本末详备。《禅源通录》24卷,宋僧西余拱辰编撰,久佚,现在韩国发现其节略本《祖源通录撮要》4卷。[29]

自《景德传灯录》编撰并被钦定编入大藏经之后,此书成为风行海内的主要禅宗史书。此后相继又有《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等禅宗史书(所谓灯史)出世,被编入大藏经,流行全国,并传到海外。在这种气运形势下,《祖堂集》便逐渐在中国消失无闻了。这确实是令人惋惜的事,然而古今佚失的珍贵图书又何止是一部《祖堂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