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然

(二)天然

天然(739—824),俗姓、籍贯不详,自幼学习儒、墨典籍。曾与庞蕴(后称庞居士,嗣马祖)结伴进京赶考,途经汉南投宿一旅店,与一过路僧一起喝茶。此僧问他们二位到何处去,回答说:“求选官去。”僧说可惜,“何不选佛去”。天然问如何去选佛,僧告诉他说:“江西马祖今现住世说法,悟道者不可胜计,彼是真选佛之处。”天然听说,立即转向到江西参谒马祖。马祖问明来意,劝他投石头希迁参学。

天然到达南岳南台寺参拜希迁讲明来意后,希迁叫他到槽厂去担当做饭的杂务,经一二年后才给他剃头正式允许出家。希迁见天然聪明,向他略说戒法。他竟然掩耳说“太多也”。希迁叫他试着做些动作,他竟骑到“圣僧”(文殊菩萨塑像)头上去。由此可见他的放任不拘的性格。此后又去参马祖,到天台山居花顶峰三年,此后到余杭参谒牛头宗的国一(道钦)禅师。元和初(806)到洛阳龙门香山与马祖法嗣的伏牛(自在)禅师为莫逆之交。后在慧林寺住时遇上天寒,乃焚烧木佛御寒,受到主人的讥讽。他却自辩,说为了火化木佛寻找舍利。主人说:“木头有何也?”这正中了他设下的埋伏,他立即辩解说:“若然者,何责我乎!”(《祖堂集》卷四本传)元和三年(808)天然在洛阳的天津桥横卧,碰上留守郑公经此,虽呵之而不起,问之,以“无事僧”回答。郑公异其言,赠以素(生绢)与衣,并每天施给米面。从此“洛下翕然归信”。元和十五年(820)想归林泉终老之所,门人在南阳丹霞山建草庵接他来住,三年间门下参禅者达到300人,此处发展为一个大的寺院。

天然上堂说法,常提醒弟子和参学者要“保护一灵之物”(意为本有佛性);认为禅法非语言文字可以表达,非普通思维可以理解,反对执意地外求佛法,说“禅可是尔解底(的)物,岂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一切法门功德“不从外得”;“吾此间无道可修,无法可证”。(《景德传灯录》卷十四)[55]他还著有《孤寂吟》、《玩味吟》、《骊龙珠吟》、《弄珠吟》、《如意颂》等(文载《祖堂集》卷四本传),音韵谐美,主要是讲修行应内求自心觉悟的道理。天然于长庆四年(824)去世,年86岁。膳部员外郎刘轲为他撰碑。弟子有无学、义安、性空、本童、米仓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