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五方便》的禅法思想

三、《大乘五方便》的禅法思想

《大乘五方便》,也称《大乘无生方便门》,是唐代相当流行的北宗禅法著作,从敦煌遗书中发现很多写本。主要卷子有:北京图书馆藏生24,伦敦大英博物馆藏S735、S1002、S7961、S2503、S7961,巴黎国立图书馆藏P2058、P2270、P2836。在有的卷子上不止一个写本,但各种写本的内容存在很大差异,很难合校成一个完整的本子。其中的S2503上的写本三、写本二在1932年经日本学者校勘收入《大正藏》卷八十五,分别题为《大乘无生方便门》和《赞禅门诗》。日本久野芳隆1937年在《富于流动性的唐代禅宗典籍——敦煌出土的禅宗北宗的代表作品》(《宗教研究》新14—1)和1940年在《北宗禅——由敦煌本的发现而明了的神秀的思想》(《大正大学学报》30、31合辑)论文中对P2058、P2270上的几个写本作了介绍。此后,宇井伯寿对这三个卷子上的写本重加校刊,分别用《大乘北宗论》、《大乘无生方便门》、《大乘五方便北宗》和《无题》的标题发表在他的《禅宗史研究》(岩波书店1939年出版)所附的〈北宗残简〉中。铃木大拙对上述各本加以校订,做成四本校刊本,发表在其《禅思想史研究第三》(《铃木大拙全集》卷三,岩波书店1968年出版)。整理这四个本子所依据的写本分别是:第一号本——S2503上的写本二,第二号本——S2503上的写本三,第三号本——P2058、P2270上的几个残本,第四号本——S2503上的写本一。这为研究北宗禅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以下主要根据铃木大拙的四本校刊本对《大乘五方便》的思想略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