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癌预警、预防和发生中的新发现及其临床应用
2025年08月10日
胃肠癌预警、预防和发生中的新发现及其临床应用
主要完成人 房静远 陈萦晅 洪 洁 许 杰 陈豪燕 李晓波 曹 晖高琴琰 熊 华 陈慧敏
完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胃癌和大肠癌发生率高,且中晚期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对其发生、发展的预警和预防至关重要。各种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表观遗传调控异常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及肠道菌群紊乱等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既往欠缺以肠道菌群、表观遗传和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的胃肠癌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预警标志-预防策略及相关发生机制的研究。因此,该项目研究意义重大。
项目组通过3个临床队列研究,证明了大肠癌手术标本核梭杆菌高含量预示化疗耐药、易复发及预后差;以通讯作者发表于Cell期刊的论文获该刊同期专家述评,Science期刊3篇研究论文和Nature期刊的专家评述均正面引用和部分验证了该结果;首先提出了“胃龄”概念;证实了低膳食纤维、粪便短链脂肪酸低含量及产丁酸盐菌减少和粪便共生梭菌高含量可早期预警大肠癌及癌前疾病腺瘤。项目组首次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叶酸可预防50岁以上人群大肠腺瘤的发生,并且系统阐释了胃肠癌发生中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修饰及OCT1-Synbindin-ERK等通路的重要作用机制。
项目组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70篇,总影响因子773分,超过10分者8篇;被他引2 604次。5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成果为超过60家大型医院应用,并被纳入相关临床共识意见中超过20次;牵头制订了4次《中华医学会的共识意见》;被参考编入全国本科统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