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药效学平台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心脑血管药效学平台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 缪朝玉 苏定冯 张 川 卢 敏 耿仲毅 王 培 刘 冲徐添颖 蔡 犇 程明和 刘建国 刘爱军 李志勇 张赛龙陈勇灵

完成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吉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心脑血管疾病是致死、致残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药物研发长期面临挑战。在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药效学平台项目、“973”项目、“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支持下,本项目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缺口,围绕心脑血管重大疾病的药物防治,历经20余年,开展了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药效学平台建设及应用,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

1.构建了心脑血管药效学平台技术体系。在分子、细胞、器官、整体水平上,构建了规范、先进的心脑血管药效学平台9个,能满足各种心脑血管药物的体内外药效及机制研究。制订了149项技术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建立了18项新指标,创制了16种新模型。在清醒动物血流动力学系列指标动态连续监测、器官损伤评分、胃壁导管给药、药物协同q值判断、动物模型、大动物实验、药物机制、靶标研究、化合物高通量筛选等方面,具有技术体系优势,得到国际、国内认可。

2.应用于心脑血管药物的自主研发和科技服务。完成了国内外36家单位53个药物的心脑血管药效学研究,获批生产和临床试验新药16个,包括自主研发新药4个。新药品种有阿利沙坦酯片等一类化学药、丹参素钠注射液等一类中药、尼群洛尔片等新一代复方抗高血压药、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等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上市药器官保护治疗新概念药效学研究,扩大了药物在全球(阿斯利康的坎地沙坦)和全国(北京双鹤的降压0号)的应用。

3.应用于心脑血管药物的新机制、新靶标及候选新药研究。阐明我国原创抗休克药山莨菪碱的乙酰胆碱α7受体(α7n AChR)新机制,发现和确认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乙醛脱氢酶2(ALDH2)、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3个抗脑卒中新靶标,已有新药获受理和完成药效学申报资料,并发现多个候选新药,为未来新产品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等杂志发表论文110篇,SCI收录论文86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22篇、10分以上4篇,被Lancet等专题述评或引用好评,SCI他引1 042次;主编《心血管药理学》专著2部。专利授权29项,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际专利6项。18个药物成果转移转化、临床应用。培养药理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形成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优秀博士为代表的人才梯队,担任全国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药理学精品课程、国家药理学重点学科。总之,本项目提升了医药科技能力,推动了创新药物研发,促进了学科发展和行业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从仿制到创制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