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HPV介导基质蛋白CTHRC1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高危型HPV介导基质蛋白CTHRC1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要完成人 张 蓉 任 渊 吴志勇 蒋鹏程 陆 欢

完成单位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宫颈疾病是妇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宫颈的炎症性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对于上海郊区这个具有独特人口学特质的地区,尚缺乏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的评估。宫颈癌微环境中受HPV影响的基质蛋白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本研究从临床筛查出发,本项目首先通过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确定胶原三螺旋蛋白1(CTHRC1)是受E6/E7影响的基质蛋白,再从微环境角度研究其对宫颈癌增殖、侵袭等功能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为宫颈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理论依据。

本项目的创新点:①首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道了上海郊区高危型HPV以及HPV合并BV感染者的HPV型别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②首次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从微环境和生物信息学角度筛选确定胶原三螺旋蛋白1(CTHRC1)是宫颈癌细胞中受HPVE6/E7影响的基质蛋白,使研究分子背景可靠,在领域选择和方法运用上都有创新性;③采用了先进技术从体内外等多个层面和层次对宫颈癌微环境中的侵袭转移机制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为科学命题提供了充分、合理及可靠的证明手段;④首次在国内开展多中心临床前研究以评估胶原三螺旋蛋白1(CTHRC1)作为宫颈癌诊断和预后判断标志物的临床意义;⑤创造性地研发了胶原三螺旋蛋白1(CTHRC1)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单克隆抗体进行体内外的临床前治疗研究。此创新性思路有望为切实提高进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为科研成果走向临床奠定了基础;⑥本成果是临床与基础研究密切相结合的项目、先从临床筛查出发提出临床观点,继而从分子水平进行多方位深入的基础研究,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前治疗和作为生物学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

项目完成单位是上海市卫健委医学重点专科,应用成果完成病例300余例;第一完成人是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本项目立足1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市科委、1项市卫计委和区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最高影响因子8.10分,最多被他引次数18次。此外,发表核心论文4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奉贤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该成果近年来已经在部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三级甲等妇保院的宫颈疾病门诊、各妇科门诊及各社区广为推广应用。培养硕士10名、博士2名和宫颈科骨干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