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医徐氏儿科治疗哮喘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海派中医徐氏儿科治疗哮喘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主要完成人 虞坚尔 薛 征 朱慧华 白 莉 李利清 吴 杰 张新光刘 斐 赵毅涛 明 溪

完成单位 上海市中医医院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近10年上升了50%,哮喘急性发作会导致患儿急诊就诊和住院,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因此其防治具有重要的医学及社会意义。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20余项国家及部市级项目资助支持下,历时十余年,取得了以下成果。

1.小儿哮喘病机的研究:对小儿哮喘的病机进行归纳总结,传承海派中医徐氏儿科学术思想,首次提出“阴阳失衡,痰气瘀互结”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的关键病机,率先确立了儿童哮喘“平调阴阳,痰气瘀同治”的中医学治法,丰富了中医儿科学的理论体系。

2.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创制平喘方,确立“痰气瘀同治”的中医学治法,改善了哮喘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创制黄芩咳喘敷贴散,并在“冬病夏治”传统敷贴之基础上,规范使用离子导入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传承海派中医徐氏儿科膏方疗法,以“平调阴阳”为纲,明显减少了哮喘的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增强了哮喘患儿体质,经临床研究证实安全、有效,挖掘和推广了膏方在小儿哮喘中的治疗;首次提出“三阶序治法”治疗小儿哮喘,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小儿哮喘协作组组长单位,制订国家中管局小儿哮喘的临床诊疗方案,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

3.中医药治疗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平喘方降低IL-4、IL-6、IL-17、IL-23、GATA-3、TSLP、TGF-β因子水平,纠正哮喘Th1/Th2及Treg/Th17失衡,揭示了平喘方改善哮喘气道炎症以及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并首次发现了化痰祛瘀疏肝法对哮喘小鼠神经源性炎症NGF-Trk A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该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SCI收录3篇,主编学术专著及教材12部。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2次,该项目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20名、硕士生20余名。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医院自制制剂批文1项。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1项,上海中医药科技奖成果推广奖1项,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