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盲性眼病防治融合体系的创建和精准干预
主要完成人 邹海东 许 迅 赵 蓉 朱剑锋 何鲜桂 陆丽娜 师咏勇马莹琰 金佩瑶 贺江南 钟润先 姚芳蔚
完成单位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
盲是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多年来,项目组协同攻关,取得了防盲领域具有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①创建并逐步完善了眼病防治融合的服务体系。②完善我国眼病流行病学研究规范,明确人群眼病谱变迁。包括1951年完成国内首个沙眼普查。得到首个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我国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率。在国际上首次发现4q25的内含子rs10034228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发生密切相关。③研发推广适宜技术,实施致盲性眼病精准干预。
20世纪70年代末在国际上率先将酞丁安及利福平眼药水用于沙眼干预。2011年,实现了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在内的学龄期儿童全覆盖沙眼药物干预,根治了致盲性沙眼。90年代,在本地区实现防治融合全覆盖白内障手术干预。2009年,建立国内首个眼科临床研究评价平台,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眼科临床影像智能分析软件,实现了远程眼底病早期筛查和干预。率先提出显著降低DR发生的强化血糖控制新标准—Hb A1c<6.4%。2009年起,建立国内首个百万级学龄儿童屈光发育数据库。提出3种6~12岁儿童近视筛查新技术,敏感度和特异度达到84%和93%。
相关20篇主要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Human Molecular Genetics(影响因子7.6分)等,被JAMA等知名期刊正面引用260次。制定了我国《常见眼底病眼底照相及血管造影采集规范》《常见眼病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标准(2016年)》中眼底病筛查规范,牵头完成全国各省防盲工作绩效评估方案等。有关成果被20余家大型医院推广和应用。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肯定并推广,获益人群超过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