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外科创新技术与实践

颞下颌关节外科创新技术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 杨 驰 陈敏洁 张善勇 何冬梅 房 兵 蔡协艺 白 果郑吉驷 马志贵 沈 佩 谢千阳 张晓虎 邱亚汀 杨秀娟

完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颞下颌关节是颅颌面唯一的可动关节,主导下颌骨运动,参与语言、咀嚼、呼吸及表情等重要功能。该关节疾病除影响上述功能,还可继发牙颌面畸形。关于手术治疗争议颇多,原因是关节盘复位成功率低、关节重建精确性差和手术器材问题。另外,关节疾病与继发牙颌面畸形属关节、正颌及正畸3个亚学科,分而治之常出现顾此失彼的后果。经30年攻关,项目组提出“关节-颌骨-咬合联合诊治模式”新理念,创建关键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核心成果如下。

1.颞下颌关节-颌骨-咬合联合诊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基于中重度关节疾病可导致牙颌面畸形的事实,提出联合诊治模式,系统规划手术和正畸计划,将关节与正颌或颌骨重建手术同期完成,缩减手术次数,并配合正畸治疗。最终,实现三者的形态和功能重建,恢复关节功能、重建颌骨及面部外形、重建牙列和咬合功能。通过15年3万余例临床实践,疗效优异。发现关节稳定性是关键点和难点;该模式适用于所有关节疾病的治疗中。

2.关节盘复位固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有保存价值的移位关节盘,根据复位的难易程度,分别开发关节镜盘复位缝合技术和开放性锚固技术,包括关节镜专用缝合器、缝线和锚固钉的设计制造,经17年国内32家和国际20家医院1万多例的临床和MRI检查验证,成功率95%以上。其中,关节镜盘复位缝合术被众多国际知名专家誉为国际先驱,是独一无二享誉全球的21世纪里程碑式技术。

3.创用颞下颌关节-颅底联合重建技术:当关节病变波及颅底,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是国际公认的“手术禁区”。项目组创建关节-颅底联合重建体系,有两大技术突破:①首创采用自体骨瓣同期重建颅底+关节,将“不能修复”变为“能修复”。经100例10年随访,成功率97%。②首创采用胸锁乳突肌为蒂的半胸锁关节重建髁突,具有良好的血供,解决了化脓性关节炎等手术不宜同期重建关节的国际难题。经62例7年随访,成功率为98.4%。

4.开发颞下颌关节外科数字化技术平台:创建颞下颌关节外科数字化诊疗平台,提供精准手术方案设计,通过CAD/CAM技术设计制造多种数字化手术导板,指导手术截骨、假体和植骨固定。经1 352余例8年应用,具有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精准性和稳定性、减少手术用时等优势。获多项发明专利,其中国际首创骨修整导板组件被“人工颞下颌关节之父”Peter Quinn教授誉为“人工关节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

本项目技术成果共诊治患者4.3万余例。获批国际发明专利3项,国内发明专利8项。编著国内外专著20本;发表论文137篇,SCI收录论文81篇,共被他引593次。主办国际会议3次,特邀大会发言22次,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6次,共1 300余人次参会。技术成果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国际21家、国内48家单位应用,诊治患者超过1.5万例。国际手术演示10国14次,国际访问学者6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