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应急救援体系规划和建立

灾难应急救援体系规划和建立

主要完成人 刘中民 孙贵新 徐增光 陈鹤扬 邵 钦 季晟超 查 韵

完成单位 上海市东方医院

项目主要完成人参加汶川地震医学救援时亲身经历我国灾难医学救援与国际的差距巨大,继而从发展我国灾难医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创新性提出适合国情的灾难医学系统理论:始于灾前的灾难医学教育、防灾知识普及和专业救援队伍建设;重于灾中的现场救治、分级转运;延于灾后的防病防疫、心理疏导。并逐步付诸实践,填补了专业队国际论证等多项国内空白。

1.灾难应急体系的建立:上海市东方医院率先在同济大学创建了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2011年,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正式成立。2015年9月,代表中国与俄罗斯卫生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开展联合演练。2016年5月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正式成为第一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首批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成立了由全国卫生系统十家一级学会组成“中国灾难预防应急联盟”。

2.率先成立灾难医学救援队: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移动医院目前已获多项专利,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展开具备40张以上床位的移动医院,设置了2间手术室、手术储备室、门诊诊室、医技诊疗室、重症监护室、内外妇儿专科病房、心理咨询室、传染病隔离治疗区等20余间。物资储备仓库内储存常规手术器械、多套小手术包及清创包,可溯源全手术压力蒸汽灭菌器,可保证2周内每天至少7台大手术或15台小手术的器械供应;拥有专业救援车辆9部,包括手术车、轻重伤员转运车、通讯指挥车、大型物资转运及存储车、医技平台车、能源补给车、物资储备车、综合保障车等。

3.灾难医学救援队的应用推广: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主动承担“公共卫生特种兵”的社会责任,受国家卫计委通报表扬3次及上海市卫计委应急办的高度评价。参加过的救援任务有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昆明火车站3.01暴力恐怖事件、乌鲁木齐市5.22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昆山8.02特大爆炸事件、盐城6.23龙卷风。同时承担各类大型医疗保障工作,如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合组织峰会、奥运会上海赛区、亚信峰会、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等以及各国政要来访的医疗保障工作。2010年以来,救援队连续8年承担了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终点站的医疗保障工作,保持“零死亡”的记录。

上述管理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7篇,著书1套,形成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专利已受理,受邀在全国学术会议做大会发言,接待国内20余家三级医院和高校院所来访学习交流,研究成果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得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