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快感到精神愉悦

4.从生理快感到精神愉悦

伴随着艺术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历程,人的美感也逐渐地形成。但是,人的美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并不是像达尔文说的,在动物阶段就有美感了,人类美感的产生同艺术的产生一样,同样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从生理快感到精神愉悦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同样是漫长的、逐渐形成的。美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人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时,与其他动物一样,会产生各种求生的欲望,比如,出于保护个体的本能促使他产生食的欲望,这欲望导致人类进行觅食的行动(即生产劳动);而出于保存种族的本能,他会产生性的欲望,而性的欲望促使动物去从事性行为、进行求偶活动。一旦这两种基本的本能得以实现,比如获得了食物并食用它,寻觅到合适的性伴侣并与之发生性行为,那么,这种行为便能产生生理上的快感,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的快感。快感的获得又反过来促使人产生进一步获得快感的欲望,于是,下一轮的满足本能需求的活动又开始了。这种满足动物性的最基本生理需求而产生的快感一般只是肉体快感,它是动物性的、物质性的,这是人类产生精神性的美感的最深层次的基础。这是第一层次的快感。

在直接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而产生的快感之上,动物也会进化出更高一层次的快感,即形式化的快感,比如鸟类对同类那漂亮的羽毛其色彩、图案等也能产生快感,对同类的音色、音质、音调以及健壮、灵巧的形体与动作等都能产生快感,动物对食的对象也能产生快感,如猫捉到老鼠后并不立即吃掉它,而是把玩它,以此体验捕捉猎物的乐趣和享用猎物的快感,这些快感已不同于生理欲望直接满足而生的肉体快感,它已从肉体快感上升成带有一定精神性与形式性的快感。但这种快感仍是实用性的,它是由直接满足生理需求而派生出来的,其基本目的性指向仍是物质的、肉体的。比如人在看到一个漂亮的异性肉体时会产生快感,但它是出于性的欲望,因此这种快感仍不是美感,而是性感。

从最初的物质性的生理快感到形式化的但仍出于生理需求的快感,人类最终发展出美感来。美感是一种精神性的快感,它已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人们在对一个对象——比如一个优美的异性人体进行审美欣赏时,他不是(实际上是不能)把它当做性的对象来欣赏的,他只是满足一种纯粹的精神需求,因此他既可以欣赏异性人体,也可以欣赏同性人体,还可以欣赏那并不性感的人体——只要该人体有美的存在,都可以使欣赏者产生美感,因此,美感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快感,它是人类摆脱物质束缚、超越肉体欲望的产物,这是有别于前面两种层次的快感的精神愉悦。汉语中美字的产生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最好的说明。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美是这样解释的:“美,甘也,从羊从大,羊为六畜之首,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为什么“羊大为美”呢?因为羊是最初人们狩猎与畜养这种生产劳动的产物,人们在食用它时又能从中获得精美甘甜的生理快感,人们最初觉得它美并不是从审美角度欣赏它,而是从实用的善的角度看待它,这是对羊的品尝而不是对它的审美欣赏,只是后来才逐渐意识到羊作为人类劳动的结果,它积淀了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当人们看到自己的劳动创造在羊身上得到肯定,便产生了欣喜感和快感,但这种快感还不是完全的美感,因为它还是建筑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之上,只有当人完全把羊当做精神性欣赏的对象,而不是把它当做食的对象时,人们从欣赏所获得的精神愉悦才可称作美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感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纯粹直接的生理快感,第二阶段已摆脱了直接的生理需求而上升为精神性的形式性的快感,它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肉体与心灵之间,只有到了第三阶段,人的快感升华到纯粹精神性的愉悦,人们的心灵摆脱了物质的束缚,美感也就产生了。审美趣味这个词无论是汉语还是在欧洲语言中,其最初都是指人的口味的,在古希腊时期,同中国一样人们是把美与善等同的,经过漫长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看法才由最初的“好吃”演变成“好看”,从满足肉体需求的生理快感演变成精神性的愉悦即美感的。

人类的舞蹈作为身体的律动,最初只是生理动作的简单再现,人在完成一些基本的生命动作时,比如在行走、奔跑、跳跃以及性交等动作中,如果让这些动作符合生理节律并且完成得顺畅协调,它就能产生生理快感,人的劳动动作如果符合生理力学原理并且是协调的、有节律的,也同样能产生足以抵抗痛感的生理快感,但这些快感仍是动物性的生理快感。而当人们游戏时,或者进一步是在舞蹈活动时,如果人们模仿或重复那些带有快感的动作,便会产生更大的更为强烈的快感,因为在游戏或舞蹈时已不带有实际活动时的任务,此时产生的快感已不是纯生理性的了,而是具有了精神性的,或者说它带有心理上的快感,这种快感经进一步发展便成了美感。

美国舞蹈史学家库尔特·萨克斯谈到舞蹈美感的产生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动物舞蹈特别是类人猿的舞蹈,证明人类的舞蹈一开始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动的反应,一种迫使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有节奏的活动中的反应。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人类的感觉与思索是同时产生的;在于人类嬉戏时会探索其意义和内容;在于他会无意中使他的嬉戏变成有目的的活动。……当要做游戏或者活动的冲动没有目的性时,舞蹈便和高度系统化的生命有机体结合在一起,并从中汲取其动态的规律。

[美]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第45页,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郭明达译

萨克斯在这里谈到,人类的舞蹈最初只是“令人愉快的动的反应”,这种反应主要还是生理性的,但人类具有一种理性精神,它会探索舞蹈活动中的“意义和内容”,从而把它变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于是,人类的生理性的快感升华了,变成精神性的愉悦,这种有目的的舞蹈就变成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于是,原先生理上的快感反应就升华成精神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