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态语言到舞蹈语言
前面我们已经论及了舞蹈起源问题上的表现说,而与表现说紧密相联的一种理论便是认为舞蹈是一种表现情感的语言。
表现人的内在思想感情,传达人的志向心声,这是人的一项最基本的需求,而要表现与传达内在的心声,人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为工具与手段,以语言为传递信息的媒介。人类的语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头语言,一种是体态语言;口头语言是通过听觉接受的,体态语言是通过视觉接受的;口头语言后经发展,从而产生了文字语言,体态语言经发展则具有多种表现手段,如面部表情、手势符号、身体姿态、肢体动作等;口头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化了的语音符号,而体态语言则是一种具象性的视觉符号。
我们一定记得《毛诗序》上说的那段著名的话:“诗者,志之所及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段话实际上谈到了情感表现的语言问题,诗只是人的内在之“志”与“情”表达出来的“言”,当这种诗的语言仍不足以表现更为强烈的情感时,便用嗟叹、永歌以至手舞足蹈来表现,此时手舞足蹈、永歌、嗟叹与诗一样,都不过是表现志与情的语言,所以这段话实际上表达了一种观点,即舞蹈与其他艺术一样都是表现内在志趣情感的语言。阮籍在《乐论》中说的“歌以叙志,舞以宣情”,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舞蹈与诗歌一样,都是抒发志趣、宣泄情感的语言。
现代西方美学中,表现说越来越被推崇,从克罗齐的“艺术是直觉的表现”,到科林伍德的“艺术是表现情感的语言”,从卡西尔的“艺术是一种符号的语言”,到苏珊·朗格的“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他们要么是把艺术当作表现情感的语言,要么是把艺术当作表现情感的符号,无论是语言还是符号,都是表现情感的手段、媒介或形式。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是科林伍德关于语言的看法。在乔治·科林伍德看来,所谓“语言”它只是“表示任何受到控制和具有表现性的人体活动”,“各种语言都是专门化形式的身体姿势”,([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第248页、25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王至元、陈华中译)因此,所谓口头语言只是唇部、喉部等发声器官的“身体姿势”,而舞蹈这种语言则是全身大部分器官的“身体姿势”及“人体活动”,因此科林伍德认为舞蹈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原始的语言。
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曾研究过人与动物的表情,他认为人类虽然已脱离了动物界,但人的表情仍然脱离不了他的原始祖先——动物的表情,现代人的各种表情都起源于原始祖先在动物阶段求生的某种生理反应。当代著名人类学家戴斯蒙德·莫里斯则进一步发挥了达尔文的这一观点,他认为人虽然已达到文明的最高阶段,但人的基本行为仍然没有脱离开猿类的范畴,人只不过是失去毛发裸露出皮肤的“裸猿”,他在《男人女人行为观察》一书中认为:“自古到今,人始终是一个行动的造物——一种做着动作、姿势和表情的灵长目动物。”([英]戴斯蒙德·莫里斯《男人女人行为观察》第1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刘文荣,今夫译)人类的所有行为,包括舞蹈在内都只不过是以不同的姿势与动作进行表达和沟通的手段而已,它与猩猩、猕猴等其他灵长目动物的嬉戏打闹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所以莫里斯认为:
几乎所有的人类舞蹈都表现为一长串变化着的示意动作。
……
就民间舞蹈和业余舞蹈而言,它们所提供的是一系列取自于日常生活的,容易重复做出的和有节奏的动作,从而使人们同时分享到肢体运动中的强烈感受,其方式是使用容易重复的和有节奏的动作,而这些动作往往就是示意动作。
[英]戴斯蒙德·莫里斯《男人女人行为观察》第20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刘文荣,今夫译
莫里斯这里说的“民间舞蹈”和“业余舞蹈”也有人译成“土风舞”,总之,它不同于专业的艺术性舞蹈,而是指那种处于原始状态的舞蹈,而这类舞蹈只是人们日常运动的翻版,由日常普通的动作发展而来,其功能与日常动作一样都是用以“示意”或表情达意的,故舞蹈正是人们用以表示某种意思的语言。
由此,我们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从发生学角度看,舞蹈是从人类用以表情达意的体态语言中产生并发展出来的;第二,从广义的语言角度看,舞蹈是一种用以表情达意的特殊的体态语言。
但是,当我们看到上述这两点时,却必须更清醒地认识到以下这一点,即作为一种特殊的体态语言,作为艺术的舞蹈与日常生活中的体态语言具有本质的区别,即虽然舞蹈是从日常体态语言中产生并发展出来,但毕竟舞蹈语言已经超越了日常的体态语言,从而升华为一种艺术语言。在这样一种超越与升华的过程中,舞蹈必须完成以下三个环节的转化:
第一,它必须从实用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变成非实用的表情达意的形式。日常生活中的体态语言有具体的交流对象,其体态动作必须做到明白易懂以至准确无误,然而作为艺术的舞蹈它却没有具体的直接的交流对象,它所表演的动作是面向所有的观众,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让观众懂,也可以不必让他懂,只要观众能从中感受到或悟到某种情感就行了,总之,舞蹈必须完成从实用的语言到非实用的语言的升华过程。
第二,它必须是具有节奏性和韵律性的体态动作。而日常的体态语言其动作姿态却不必讲究节奏性和韵律性,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大部分是一次性动作,但舞蹈动作却必须具有明显的节奏性,经常是重复某一个简单的动作以增强其节奏性,同时更要让身体动作具有韵律性。
第三,它必须是美化的动作姿态。而日常的体态语言其动作姿态却不必是美的,只要能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动作可以不美以至丑的,但作为艺术的舞蹈动作却必须将日常动作加以美化,因为艺术最根本的追求是美,不美的手舞足蹈就不是艺术舞蹈。
总之,只有完成以上三点的超越与升华,日常的体态语言才有可能转化成艺术的舞蹈语言。所以认为原始的体态语言可以自然地转变成舞蹈动作的看法,甚至把舞蹈动作等同于一般的体态语言的看法,都是没有抓住舞蹈的本质,因而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