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社会整治 明代官员吕坤构建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简介
《农耕社会整治 明代官员吕坤构建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这本书是由.温震军著创作的,《农耕社会整治 明代官员吕坤构建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共有137章节
1
作者简介
温震军,1967年11月生,山西省河曲县人,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教师,忻州师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环境”研究团队成员。分别于1990年、2007年、2018年毕业于山...
2
自序 跨越时空的奇梦见闻及灵感触动
夜宿秀容古城,入住古色古香的客栈,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入睡。突然天崩地裂,一道白光闪过,空中驶来一艘小型飞船,轻轻飘落在客栈门前。船舱开了,两位驾驶者彬彬有礼出了...
3
目录
目 录 作者简介 自序 跨越时空的奇梦见闻及灵感触动 绪 论 一、吕坤上疏内容的变化显示社会环境建设方案日趋成熟 二、研究时段与空间的界定与说明 (一)研究时段...
4
绪 论
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优越的农耕条件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衣食丰足,使局部地域或局部人群生活富裕。东亚农耕大国的人们自古一直有着稳定的...
5
一、吕坤上疏内容的变化显示社会环境建设方案日趋成熟
明隆庆年间(1567—1573)和万历初年,张居正实行全面的改革,挽救了出现危机的明王朝,社会各业的发展加快。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王朝内部政局很快发...
6
二、研究时段与空间的界定与说明
...
7
(一)研究时段
在历史学界,很多学者认为,在明朝后期,皇帝昏庸,官场腐败程度深,社会弊端众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些有眼界的人物会针对弊端,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有价值的改革举措...
8
(二)研究空间
关于本书的研究空间,确切地说,每一方面的内容涉及明王朝的全部范围。但研究的内容不同,相关的主要空间也不同。比如,“禁山护林植木”建议,所涉及的空间是北部边关一带...
9
三、学界对吕坤的研究
学界对吕坤有较多的研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以不同的视角进行着多方面的研究。 关于对吕坤著作的整理,郑涵、王国轩等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郑涵编撰了《吕坤年谱》[2...
10
四、研究意义及方法
...
11
(一)研究意义
本书陈述的内容是明代官员吕坤多年思考设计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较多地了解明万历年间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环境的多方面情况。书中的...
12
(二)研究方法
1.利用历史文献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撰写本书所利用的主体文献,除了吕坤的一些经典奏折外,还有北方地区的一些明、清、民国的地方志。比如,《襄垣县志》《大同府志》等...
13
第一章 社会环境建设方案构建的条件
...
14
第一节 吕坤严谨治学是方案构建的文化基础
吕坤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实践,为社会环境建设方案的提出奠定了文化基础。以下为吕坤严谨治学的具体表现。...
15
一、吕坤终身严谨治学
成就学业既需要物质条件,也需要自我专注学业的意识和行为,吕坤的家庭条件是物质基础的保障,吕坤的天资及性格也具备成就学业的条件。 吕坤做官之前以读书为主,也有一些...
16
二、吕坤的治学方法及主要治学思想
吕坤在治学上自成一体,不受门派限制。他谈道:“我不是道学,不是仙学,不是释学,不是老、庄、申、韩学,我就是我。”[4]从吕坤的言语得知,他反对门派之间的相互独立...
17
第二节 吕坤的思想、修养、人生态度是方案构建的基本条件
...
18
一、吕坤的尊君、爱民思想是方案构建的思想基础
(一)吕坤关心百姓是方案构建的道德基底 吕坤家事的经历是他关心百姓思想形成的基础实践。父亲吕得胜对吕坤影响甚多,他特别重视对吕坤的培养教育。他的言行举止、文化素...
19
二、吕坤的个人修养及人生态度是方案构建的前提条件
(一)吕坤提出的处事方式是个人修养的一种表现 吕坤是一位官员,又是一位学者,他在处事方面可作为当时人的楷模,以下叙述他的关于具体处事方式的建议。 吕坤警示大众“...
20
第三节 社会环境建设方案在实践中酝酿、成熟
...
21
一、吕坤“基层做官”经历及活动空间是方案构建的基层社会基础
吕坤基层做官走遍了北方的几个省份。万历二年(1574)被授山西襄垣知县,执政期间,精心理政,奖惩严明。据《山西通志》载:“襄垣土豪某被坤大创,去之日,送数百里,...
22
二、吕坤“朝中做官”及“归乡著书讲学”是方案成熟的重要经历
万历二十一年(1593),吕坤升为左佥都御史。据《明实录》载:“二十一年五月甲寅,以巡抚山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吕坤为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53]后历刑部右侍郎、...
23
第二章 社会环境建设方案构建的历史背景
隆庆年间(1567—1572)和万历初年的张居正改革,挽救了出现危机的明王朝,使社会的各行各业渐渐地步入正轨,官场秩序稳定,国库银两积累越来越多,官军经过整顿,...
24
第一节 吏治败坏
万历中期以来,官场腐败日趋严重,官吏所关心的事宜主要是自己的升迁和钱财的索取,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消极应付。这种情况,作为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神宗当然不愿意看到。一...
25
第二节 财政危机
万历中期以来,明王朝财政出现了越来越紧缺的状况。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皇帝宫廷不断地挥霍;官吏贪污盛行;军费日益增加;加之水旱灾害较多;等等,使王朝的财...
26
一、税收漏洞多
王朝税收的多少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如果税收漏洞多,必然使财政收入受到损失。以下挖掘的一些历史事实,反映的是万历初年税收方面的一些漏洞。 “神宗万历二年(15...
27
二、财政吃紧
如果对万历中期以来的财政紧缺状况做细致的研究,那将面临一个大的课题。这里,笔者仅从太仓银库逐年减少这一事实,从侧面了解当时的财政情况。 “明王朝的国库主要有四类...
28
第三节 边防危机
万历中期以来,随着明王朝内各种危机的出现,王朝的实力渐渐地衰弱,周边的一些势力开始窥视明王朝,有时进行一些侵扰行动。环视明王朝的周边,不安宁的事件不断地发生。...
29
一、东北边防潜伏危机
万历二十年(1592),朝鲜遭到倭寇的入侵,因此,请求明政府出兵援助,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神宗万历二十年五月,倭酋平秀吉寇朝鲜……吉乃分遣其渠行长、清正等...
30
二、西北边疆鞑靼挑衅频繁
鞑靼在西北边疆侵扰不断。据《明实录》载:“万历十九年(1591)十二月甲寅,延绥总兵杜桐塘报,鞑虏明安土昧等酋分犯榆林、保宁、波罗等堡,本官率将分兵出击,斩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