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军人学兵法,练武术

二、组织军人学兵法,练武术

上文对将才具备的条件做了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要加强军队建设,培养优秀的将才,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要培养将才,严格兵法学习,强化武术训练,是两大方法。其具体内容很复杂,对此,吕坤建议:“臣请于各卫所年四十以下武职及应袭及一切武生、民生,舍余军余之愿习武艺者籍名于府州县掌印官,造册送兵备道巡抚衙门,为武弟子,臣与按臣考选会举及三科武举之有望者为武师,以教习之。其住宅,官给空卫处所,其教习择于宽大寺观,或教场会馆。其讲读如,《司马法》《孙吴通读》《百将传通览》《李卫公》及《武经总要》等书,听其各占分习,各受业于武师,近者三日一讲论,远者一月一会考。”既要学兵法,又要练武术,这是吕坤建议的基本观点。要把二者都付诸行动,需要有武师、武弟子和场所等条件。在会举及三科武举中选择水平高的为武师,武弟子的选择面要宽广。比如,军中各卫所四十岁以下的武官及普通军人,为训练的主要对象,百姓中愿意习武者,经选择履行登记后便可成为武弟子。所有武师、武弟子都要统一登记造册,把名单送兵备道巡抚衙门。武弟子受业于武师,师徒关系明确,他们的住宅由官方统一分配给空的卫所。其习武、讲读的地方选择一些宽大的寺观、教场、会馆。学习的兵书,其具体名称,吕坤也做了指点。其教法可灵活多样,但至少三日来一次兵法讲习,至少一个月对其讲习的效果进行一次考核。

关于武术的学习,吕坤特别提出不要丢失一些祖传绝技。他建议:“国家世贵武臣,非直酬先世勋伐,亦欲习先世箕裘,需他日缓急用耳。”一些武术世家,各自都有一些祖传绝技,这些都是价值巨大的财富,我们要挖掘继承,用它们来武装我们的军队。这些财富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有大的用处。如果这些技艺失传了,那是非常可惜的。

吕坤的建议具体而实在,他考虑到军人成长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只有能文能武的军人方可成为将才。军队需要培养后备军,在这一点上,吕坤也做了建议,他作为山西巡抚,还为具体的军务而操劳,真可谓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