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上疏内容的变化显示社会环境建设方案日趋成熟

一、吕坤上疏内容的变化显示社会环境建设方案日趋成熟

明隆庆年间(1567—1573)和万历初年,张居正实行全面的改革,挽救了出现危机的明王朝,社会各业的发展加快。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王朝内部政局很快发生了大的变动。张居正起用的改革派官员很多被罢免,原来的保守派官员有的被重新起用,一些积极的改革措施被取消。从此,官场秩序开始紊乱,农、商等行业发展缓慢,军队战斗力减弱,社会多个领域重新出现了新的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不断加深。

看到明王朝的危机,吕坤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自己的主张。吕坤在任山西按察使时上《停止砂锅潞绸疏》[1],建议停止向山西潞安府坐派砂器、潞绸等物品,减轻百姓的负担。该奏折是社会环境建设部分方案确立的标志。

万历二十年(1592),他以山西巡抚的身份上《摘陈边计民艰疏》,设计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明神宗对此持认可的态度。因此,吕坤利用自己职务之便积极地落实自己的主张。二十一年(1593),他被提升到刑部做官。在朝中做官期间,他对自己设计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在实践中继续落实。在他的官场生涯中,他利用多方面的条件积极落实自己的主张。做官期间,他还上了别的奏折,这些奏折大多为具体的改革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使他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趋于完善。

万历二十五年(1597),他上《忧危疏》,其内容叙述了万历十年以来灾荒连年,但朝廷催科数额不减,土木大役不断,织造耗费巨资,皇店、官店扰民,内库耗费巨大,而百姓饥冻交加。他直言劝万历皇帝励精图治、革除诸弊。这个奏折同《摘陈边计民艰疏》相比较,其忧国爱民思想进一步升华。题目中的“忧”和“危”二字,总结得恰到好处。该奏折是社会环境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标志。

本书主要从分析吕坤的一些奏折入手,结合他的其他著述及吏治事实,对社会环境建设方案做深入详细的研究,对他的多种建议分类整理,然后概括总结,并引用相关文献进一步证实其主要观点。在研究的开始,对相关内容做一些简单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