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上层军官的特权
军官特权较多,可直接导致军风不良。说到军官的特权,吕坤认为,这是由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军队对国家具有特殊作用而被上级赐予的。比如,一个王朝建立了,一次动乱被平息了,这主要靠强有力的军队。军队立功以后,一些军官自然会出现居功自傲现象,而与此同时,朝中还要奖励军官,甚至还要赐给他们一些特权,这更助长了他们骄横的气焰。而这些条件是一些军官以后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基础。对此,吕坤言:“故古之名将,有后一时而诛贵臣,有因一笑而诛宠姬,有取麻缕而即枭以徇,有借一笠而必杀无赦者,非残忍以立威。”以上这些事实是军官无视王法的表现,他们还可以随意草菅人命,由此可以推测,这些军官在其他方面的特权也是很大的。他们在物质上追求享受,这一点用不着说了,在精神上,以杀人来向大众示威。古代的名将是这样,而当朝的军官情况又如何呢?吕坤继续言:“用众之道,当如是耳。今督抚总兵,朝廷授予旗牌,俾之开府建牙,违节制犯军令者,得以擅杀,故旗牌所在,即天威所在。”现在的督抚总兵,为了在大众面前显示自己的威武,对于一些大事、要事也擅自处决,对一些触犯军令者,有时拔刀便斩,那么皇上授予的旗牌,当尚方宝剑使用时很随意,这合适吗?督抚总兵,有这些特权,确实是独霸一方。
当朝的督抚总兵,皇上已授予很大的权力,他们完全有条件对一个地方进行强有力的整顿,对军队进行积极的建设。情况真的如此吗?而以下吕坤叙述的是一些军官执法不公和执法不严的事实:“今之犯军令者不可胜数,绑缚而赴市场,待其乞哀而后免者有之乎?贯一耳者有之乎?仅仅者捆一绳,打数十棍耳。”古人提到的“军令如山”,其意思是,军令一旦发出,其执行程度和执行力度远大于社会其他领域对一些政令的执行情况。而当朝军中,军人触犯军令以后,对其惩罚太轻。比如,用绳捆绑犯法者,如果受罚者哀求几声便可以免罪,或者打几个巴掌,用棍棒打若干次,就算是执法完毕。如此惩罚,受罚者的心理能受到震慑吗?吕坤对此也做了评论:“法不震于武臣,姿其剥削;令不行于军士,养其凶顽;彼士卒者,礼教不闻于耳,纪律不接于目,威严不警于心。”从目前的情况看,军官无视于法的存在,为所欲为;军士不执行军令,这是常有的事。在军中,传统的礼教观念在士卒的心中较为淡薄,而平日这一方面缺乏教育。军中没有建立统一的行为准则,即使有军法存在,而它的威严却早已丧失了。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应该追溯到上层军官的特权。有特权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安排自己的行为,或者说,感情用事比较严重。比如,一方面利用权力草菅人命,另一方面,利用权力,较轻地惩罚一些重犯,这是严重的执法不公。既然上层军官特权很多,那么中下层军官也会横行于军中。这样军中的大小特权,形成了专制的气氛,试想,一支缺少民主的军队,他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能够很强吗?确实,制止上层军官的特权,在整顿军纪军风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