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乡兵以备缓急

第四节 练乡兵以备缓急

军队需要后备力量,居民需要自我保护。仅考虑这两点,练乡兵就显得有一定意义。吕坤在基层执政多年,对当时的民间情况了解较多。他深知民间安定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也清楚百姓的力量对军队建设的贡献。他建议,练乡兵应该形成一种长期的制度。《大清一统志》对吕坤在晋北三关一带组织练乡兵的事实做了简略的记载:“尝历三关,见将校无知兵者,严行训练;又立保甲法,籍丁壮令各习戎器,而拔其尤者为长,由是列城皆有武备。”[5]吕坤亲自考察三关一带的军情,得知将士军士素养差,于是,严训将士全面整顿三关地区的军队。设立《保甲法》,令全民习武,武艺精者推为长,村落、城镇皆有自卫队伍。读者从吕坤以下的奏折中可得知详细事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