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弱者的道德化、制度化
社会对弱势群体是否关心,是一个王朝的社会道德准则构建与否的标志。吕坤曰:“帝王为政,首重鳏寡孤独,加意疲癃残疾,曰无告之民,言哀苦之情无一可告诉也。”[21]
吕坤认为,各类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类群体整体劳动生产能力很低,有的生活甚至不能自理。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中的大部分找不到申诉哀苦之情的地方。一个兴盛的王朝对残疾人是理应关心照应的,这是由于兴盛王朝已经构筑起规范的社会道德准则。那么,反过来讲,社会对弱势群体是否关心,是一个王朝的社会道德准则构建与否的标志。
吕坤《围裙词》显露关心贫困者的真情实感。《围裙词》描述了穷苦的百姓卖儿的场景和卖儿后的幻觉。“赋急室空,百计无处。我身难卖,卖我儿女。儿女牵衣,暗暗常啼。一行一顾,割我心脾。卖银输官,官买围裙。华屋锦座,罗绮销金。上有小儿,燃花戏耍。疑是儿身,不觉泪下。不知真儿何处饥与寒?争似画儿筵上喜翩跹?呜呼苦复苦,筵上人知否?”[22]该词的言语中处处流露出吕坤对卖儿者的同情,这是他把深入民间的所见所闻,以诗词的形式再现出来。“儿女牵衣,暗暗常啼”,这场面让人心痛。“一行一顾,割我心脾”,母亲看到这种情景,感觉像割了自己的心脾,失去儿子的母亲心痛难忍。以卖儿之银买了一件围裙,围裙上展现了一个虚幻的场景。华丽的房屋内处处是贵重的摆设,有个小儿快乐地戏耍…她泪满眼眶,朦胧地看着这个小儿,越看越像自己的儿子。擦干泪水,回到现实,心痛又生。我真正的儿子在哪里?是否受饥受寒?期盼他能像画上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喜笑颜开。最后,吕坤向富贵阶层的人呐喊:“天下有多少受苦受难的人,富贵者,你们是否得知?”《围裙词》的全文是吕坤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显露的思想同他为官时期的行为是协调一致的。
吕坤在执政期间,行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把关爱弱势群体提升到制度层面。光绪《山西通志》对此做了客观的总结:“正己,自藩臬及承差吏胥,皆有明职条约,馈遗赎羡尽杜绝之,尤加意蒙养孤茕无依者,复严边防迄,后遵成法,不废。”[23]“尤加意蒙养孤茕无依者”“后遵成法”这些言语总结到位。上文中,他对不能自食其力的人关照方法具体、明确,既考虑了年龄段,又考虑了残疾的程度,还考虑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能力等,这些都是关爱弱势群体规范化的具体表现。他对下属各部门明确规定关照弱势群体要成为一种长期施行的任务,是这一事务制度化的表现。为了鼓励社会上更多的人对弱势群体的关照,他论述了富人与穷人相互依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富人要多帮扶穷人,穷人要多助力富人,二者相互关照,才能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
吕坤重视德育教育。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他制订的“五禁十戒”是重视德育教育的具体表现。他创作了《好人歌》,建议大家都做好人。他注重儿童启蒙教育,这一点受父亲影响较大。在他执政的区域兴办社学,他认为,学校的师生们可找到社会发展的不足之处,可为不同行业的发展献言献策,要鼓励师生们多参与社会建设。吕坤在撰写的《闺范》中,对女子道德教育进行了详述。作为女子,要孝顺、守正、守身,女子出嫁后应遵循妇人之道。吕坤认为,母亲和女儿之间、姐妹之间关系要和谐,因为血浓于水。妯娌之间互善,姑嫂之间融洽,因为有缘才由不同家族融入同一个家中。吕坤反对买卖婚姻,强调“男女之间思想、性格是否相融”,是组成家庭考虑的主要因素。
社会对弱势群体是否关心,是一个王朝的社会道德准则构建与否的标志。官员吕坤在执政期间一直关照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亲自制定了多种相关条文,把关爱弱势群体提升到制度层面。他还关照宗族内的弱者,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帮扶。学者吕坤所撰的《围裙词》显露出他关心贫困者的真情实感,所表达的思想同他的所作所为相一致。吕坤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实在的建议,具体是富人济穷人,穷人助富人。他首先提醒人们要认识贫富差别的客观性,其次建议富人和穷人尽可能加强合作、减少冲突、和睦相处,整个社会才变得和谐。当然,作为一名封建社会开明的官吏,他的许多思想初具民生萌芽,但历史局限使其忽视了阶级矛盾这一社会重大问题。
【注释】
[1]吕坤:《社学要略》,《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吕坤:《社学要略》,《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民国)张文治:《国学治要》,《理学》卷二,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
[4]《山东通志》,民国四年重印本。
[5]吕坤:《实政录》,《续修四库全书》。
[6]吕坤:《实政录》,《续修四库全书》。
[7]吕坤:《闺范》,明万历二十四年郑氏宝善堂刊本。
[8]怀效锋:《大明律》,沈阳:辽沈书社,1990年,第48页。
[9]吕坤:《子平要语引》,《去伪斋文集》卷三,《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0]吕坤:《实政录》,卷二《民务》,《续修四库全书》。
[11]吕坤:《实政录》,卷二《民务》,《续修四库全书》。
[12]吕坤:《实政录》,卷二《民务》,《续修四库全书》。
[13]吕坤:《实政录》,卷二《民务》,《续修四库全书》。
[14]吕坤:《睦族礼》,《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5]王国轩:《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89页。
[16]王国轩:《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89页。
[17]王国轩:《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89页。
[18]吕坤:《摘陈边计民艰疏》,《明经世文编》卷416,第4505页。
[19]同上,第4504页。
[20]吕坤:《忧危疏》,《明经世文编》卷415,第4497页。
[21]吕坤:《实政录·宪纲十要》,《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25页。
[22]吕坤:《围裙词》,《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3]光绪《山西通志》卷86,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