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职务的接替者落实吕坤的建议

三、吕坤职务的接替者落实吕坤的建议

吕坤作为山西巡抚,任职不满三年。据《明实录》记载:“以巡抚山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吕坤为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16]另据记载:“以右通魏元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17]由以上文献得知,魏元贞是吕坤职务的接替者,因为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惯性,因此,以下要从魏元贞执政事迹中寻找吕坤建议的落实情况。

山西巡抚魏元贞提出了加强边关贸易,使军需物资得到自给的办法。据《明实录》记载:“山西巡抚魏元贞题,为山西市马并派各营军士牵领。近因骑牧无成,又兼草料勿给,悉令估价变卖,上耗国储,下结众怨,失计殊甚。臣愚以为岁易夷马,通将本镇。自副、总、参、游以至守备、千总等官,酌营伍大小官员多寡,派领马若干匹,加意喂养,年终各道通查等第呈戒报以凭奖戒,其合用草料银两即于臣赎银或公费内动支。窃谓如此行之有成,则互市非虚名,其便一;边有马用,其便二;军不知领马之苦,其便三;因别各官之能否,其便四;银不加派而得宽马军,其便五。伏乞敕部查议,从之。”[18]从以上文献可知,魏元贞提出的办法具有可行性。

首先,同北方的游牧民族进行马匹交易,受牧民们欢迎,因为他们也想通过交易得到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将士喂养马匹,其草料公费支出,其马匹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这对将士们来说,也具有积极性。魏元贞的请求得到了皇上的批准,因为这样做,可以使边关的一部分军需物质得到自给,减少军费的开支。同时,可以同北方游牧民族处理好关系,对稳定边关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摘陈边计民艰疏》里,吕坤对加强北部边关的防御功能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比如,北部边山一带植木;提出了森林管理的新措施———商人承包山林;在关口一带充分利用地形、土石修筑防御工事等。魏元贞提出的这些办法是吕坤提出的加强北部边关防御的延续性措施。或者可以说是在吕坤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新、更好、更符合当时实际的办法。因此,可以说魏元贞是吕坤合适的接替者。

吕坤设计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是吕坤身居政坛二十多年精心设计而提出的,出台这些方案时,他的社会阅历已经很深,执政经验已经很丰富,因此,他的很多方案可行性比较强。据文献可知,他提出的“抗倭援朝”建议被实施了;“不要给福王分封太多的土地”的建议也被实施了;他强调的“富人济穷人”的主张不断地得到落实。他的多个建议具有可行性。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很多建议利用当时的条件就可以马上实施。比如,“调整赋税”建议,“减少不实用物品生产”的建议,“整顿食盐市场”的建议,“谨慎免粮免税”的建议,“精器械以求实用”的建议,“兴武教以养将才”的建议,“练乡兵”的建议,“贮粮备荒”的建议,“官员就近升迁”的建议,“禁山护林植木”的建议,等等。因为他的很多建议的提出,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结果,因此,他的多个建议相对合理,可行性较强。

但他的部分建议没有被采纳。比如,他提出的“慎抄没之举”的建议和“当地自我管理”等建议没有被实施,因为这些建议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如果要实施以上建议,朱氏皇家的思想必须有大的转变,仅这一条件就不可能具备,因此,也谈不上实施这些建议。他之所以提出这些建议,其目的是,想建立一种理想的有秩序的社会,这在当时是远远超越现实的。还有,在当时,朝中的保守派的势力较大,这也是一些建议未能实施的原因。总体来讲,吕坤设计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可行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