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纠纷的原因探析
2025年08月10日
三、伐木纠纷的原因探析
以上几次纠纷的原因,山西巡抚吕坤在奏折中做了总结:“山西恃三关森林为藩篱,大同恃三关森林为材用,人情事体,本自难行。”从表面上看,双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考虑,但实际上山西巡抚考虑的是整个北方国防线的安全,整个国家的安全。虽然大同府北边还有一道外长城,但三关一带的内长城防线凭借天然的优势更坚固,所以,守住三关一带,也就守住了晋北一带的国防线。而大同总兵错误地认为,三关一带的边防屏障与大同的安全没有关系。因为三关防护线在他们军营的南部。其实,大同的一些军人、百姓、官员,多数认为三关的安全同他们关系不大,基于这种片面认识,使他们的护林意识淡薄。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北方游牧骑兵的眼中最难突破的是三关防护线,因为这里地形险要、林木茂盛。而大同之北的外长城是很容易突破的。如果在三关一线很坚固的情况下单突破外长城意义不是很大,一旦发现三关一线易于突破,他们就会连续突破内外长城,占领并州,再向中原进发。
其实,从大同总兵,再到大同的官吏、百姓,他们都过低地估计了三关屏障对国家安全发挥的作用。因此,他们的目光只瞄准木材的经济利益。通过对比,进一步分析大同府和山西省官员的不同社会观念,导致其对待三关一带森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不间断的伐木纠纷,有其深深的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