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官店、皇店正常营业
在明代,官店、皇店对不同地域之间的商品流通所起的作用是较大的。官店、皇店存在所导致的社会效应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言以蔽之。吕坤认为,官店、皇店不能正常经营,会加重百姓的负担,扰乱民心。如租银太贵,最终受害的是百姓。他在《忧危疏》中指出:“岁有四千金之房课乎?解进之数既有四千,征收之银岂止数倍,不夺市民将安取足乎?”[30]吕坤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租银四千这是必须上缴的,而经营者还要挖空心思去赚取更多的钱,而主要的消费者是百姓。因此,负担再重最终会落在百姓身上。因此,他建议减少两店的租银,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他说:“夫市井之地,贫民求升合以活身家者也,陛下以万乘之尊,何赖彼锥末之微财,亵此崇高之大体乎?”[31]吕坤认为,很多贫民在市井之地谋生,可达到养家糊口很不容易,如果能达到安居乐业那是更难的。因此,皇上应该高风亮节,同情百姓,减少两店租银,最终减轻百姓的负担。这样,百姓生活可以稳定。
宫中内臣参与官店、皇店的经营,这种现象应该制止。在文献中相关的内容有:“皇店开,自朝廷有内臣之遣而事权重。”“且冯保入店,为屋几何?”从以上文献可知,内臣权力很大,而内臣要干涉皇店的经营过程。如:冯保是宫中有名的太监,他的权力之大,当时的人都知道。我们自然可以想到,冯保一旦参与经营,无论他做哪一件与此相关的事,天下的官员、百姓无不是礼让三分。试想想,内臣参与经营,两店的运行能有正常秩序吗?因此,吕坤建议:“臣望陛下将两店内臣仍取回京,原坐租银,责令所在有司,照数解进。”吕坤的设想是,内臣不要参与经营,官店、皇店派专门部门管理,两店可正常发展,对百姓和王朝都有好处。因此,他总结“此一举也,而几甸之人心收”。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吕坤继续论述:“纵使内臣廉静,不扰市民,而长随之下各有长随,褂搭之中又有褂搭,强吞横噬,独占群侵,内臣何由知?冤民何处诉?”吕坤认为,如果内臣参与经营,即使他不直接经营,也会出现狗仗人势的情况。奸商因为朝中有势,也会做出欺行霸市、垄断市场、垄断价格的行为,最终还是欺压百姓。有些事情内臣也无法知道,百姓受苦又向谁诉冤?吕坤的这些关于禁止内臣参与官店、皇店经营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主张。
官店、皇店有时出现买卖垄断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发生,会导致很多不良的后果。比如,物价上涨这一定会出现,有时还会出现物品供应短缺等现象。前文中已提到了杨村张湾这一关口被封锁的事件,“陛下锁此咽喉,不及一年,商贾不至,缓急有用,将安取给?”[32]其实,以上事件的发生,使各地的个体商户不能到达市井,这样官店、皇店自然而然要垄断市场。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何止是“缓急有用,将安取给”,可能还有物价上涨等现象的发生,如果真是这样,百姓会怨声载道,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不安定的局面,等等。
对于官店、皇店不能任其经营,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规,严格管理,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从整体来看,官店、皇店对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所起的作用确实是很大的。从整个王朝来看,他们的租银课税数额巨大,对朝廷贡献较多,这些都不能忽视。因此,吕坤从实际出发,从明王朝的利益出发,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建议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官店、皇店经营,这是正确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