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野仙踪》的世情底蕴与道教追求
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脊梁,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表达了人生的理想、人性的渴望与生命的境界乃至灵魂的归宿。明清世情小说破立结合,在暴露、批判现实世情的人心不古的同时,或以儒,或借道,或凭释,或儒道释兼施,来诱导世人去俗就雅,改恶为善,以实现其劝世宗旨。如果说《绿野仙踪》的“绿野”象征了世间、世情,“仙踪”代表了道教,而使得《绿野仙踪》成为以道教来劝世的世情佳构,那么《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或宣扬因果报应或演绎色空佛教真谛的世情小说可归为“绿野佛影”,而竭力弘扬儒家精神的《歧路灯》则可算是“绿野儒魂”的代表作。熔神魔、历史、英雄、世情等小说题材因子于一炉的《绿野仙踪》的归类历来颇有争议,本文将《绿野仙踪》与“绿野儒魂”“绿野佛影”之类的世情小说进行横向比较,试图揭示其最根本的世情小说属性以及道教叙事在其作品中的作用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