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何必住上海?”

(三)结语:“何必住上海?”

曾朴虽然一度从政,可他骨子里还是一介书生,一个浪漫到视文学为生命的赤子:“我不但信任文学的高尚,我看着文字,就是我的生命,就是我的宗教,只希望将来文坛上,提得到我的名,就是我最后的荣誉。”[44]他不愿生活在灯红酒绿的上海,可是为了心仪的文学艺术,他只能牺牲自己:“上海是个商场,我在商业上是个惊弓之鸟,不愿再做冯妇的了。何必住上海?上海是政治的策源地,我于对政治,是厌倦的了,决定在五年内没有谈政治的可能,何必住上海?上海是个游乐场,我既不想嫖,又不好赌,京戏令我头痛,大餐也叫我倒胃,跳舞我不会,游戏场我怕闹,何必住上海?我所以舍不得上海的缘故,只为了一件事。上海是我国艺术的中心,人才总萃,交换广博,知觉灵敏,流布捷便,是个艺术的皇都;既想做艺术国里的臣隶,要贡献他的忠诚,厚集他的羽翼,发挥他的功业,光大他的荣誉,怎能离开那妙史的金阙呢?”[45]如果说《孽海花》主要是展现了作者一腔积极入世的报国之心,那么《鲁男子》则袒露了曾朴矢志追求真善美的浪漫情怀,这两本小说虽都是未竟之作,但已足以表现曾朴那非凡的思想境界与艺术才能。曾朴在论述文学作品的真善美标准时这样讲道:“文学作品的目的,是希望未来的,不是苟安现在的;是改进的,不是保守的;是试验品,不是成绩品;是冒险的,不是安分的。”[46]其实,这也是曾朴其人其文现代精神的具体写照,他的一生就是一曲真善美的华丽乐章。

原载《东吴学术》2013年第5期

【注释】

[1]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50.

[2]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3]吴乔.围炉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40.

[4]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49.

[5]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72-73.

[6]魏绍昌.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52.

[7]曾朴.鲁男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3-14.

[8]魏绍昌.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52-153.

[9]曾朴.鲁男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4-16.

[10]魏绍昌.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63.

[11]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15.

[12]魏绍昌.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60.

[13]魏绍昌.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79-180.

[14]时萌.曾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07.

[15]魏绍昌.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65.

[16]曾朴.孽海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

[17]曾朴.鲁男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92-193.

[18]曾朴.鲁男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93-194.

[19]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34.

[20]魏绍昌.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0.

[21]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37.

[22]病夫.《吕伯兰》自叙[J].真美善,1930,6(3).

[23]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74.

[24]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36.

[25]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84.

[26]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80.

[27]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16-17.

[28]杨联芬.《孽海花》与中国历史小说模式的现代转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4-70.

[29]吴舜华.曾朴与晚清小说的现代性萌芽[J].小说评论,2010(3):83-89.

[30]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37-38.

[31]曾朴.孽海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69.

[32]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40.

[33]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38.

[34]时萌.曾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1.

[35]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J].新青年,1917,3(4).

[36]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36-37.

[37]魏绍昌.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68-169.

[38]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5.

[39]曾朴.孽海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254.

[40]曾朴.孽海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254.

[41]曾朴.孽海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2-13.

[42]曾朴.孽海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29.

[43]曾朴.孽海花[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93.

[44]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31.

[45]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10.

[46]时荫.曾朴及虞山作家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