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鬼”——人——仙

(五)结语:“鬼”——人——仙

《绿野仙踪》的“绿野”叙事中负面人物即“鬼”居多,大到严嵩、赵文华等高官之流,小到苗秃子、韩思敬等市井细民,共同组成了一个魑魅魍魉的人间“鬼”域,而朱文炜、林岱等正面人物即人无疑使得阴森的“绿野”中增添了些许亮色,不至于像《金瓶梅》所描写的世界那样“一团漆黑”。至于“仙踪”叙事中的修道者即仙就更少了,冷于冰、连城璧等就像几颗亮星,照亮了“绿野”的天空。《绿野仙踪》,“绿野”广阔,“仙踪”难觅,“鬼”、人、仙,三重境界,逐次升华,雅俗分明,以“仙踪”来导引、提升“绿野”,去俗就雅,这是《绿野仙踪》属世情小说的根本所在,而与《金瓶梅》《红楼梦》等“绿野佛影”类世情杰作比翼齐飞。

原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注释】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六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302.

[2]鲁迅.小说旧闻钞[M].济南:齐鲁书社,1997:121.

[3]陶家鹤.陶序[M]//李百川.绿野仙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8.

[4]陶腊红.《绿野仙踪》文体归类之我见[J].抚州师专学报,2001(4):44-48.

[5]曹萌,赵丹丹.论《绿野仙踪》的思想倾向[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6):81-85.

[6]李百川.自序[M]//李百川.绿野仙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6.

[7]陶家鹤.陶序[M]//李百川.绿野仙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8.

[8]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466-468.

[9]本文所涉及的《绿野仙踪》文本内容均出自:李百川.绿野仙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10]陶家鹤.陶序[M]//李百川.绿野仙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