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小团圆”
20世纪40年代傅雷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这样结尾道:“一位旅华十年的外侨和我闲谈时说起:‘奇迹在中国不算稀奇,可是都没有好收场。’但愿这两句话永远扯不到张爱玲女士身上!”[27]如今历史的尘埃已基本落定,张爱玲生前死后的文学命运虽几经起伏,但最终还是没有辜负傅雷的期望,她的文学“传奇”终究有了一个“小团圆”式的“好收场”,虽然她的这一“美丽而苍凉”的“传奇”仍在延续。
原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注释】
[1]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346.
[2]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522.
[3]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39.
[4]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383.
[5]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396.
[6]张爱玲.忆胡适之[M]//来凤仪.张爱玲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307.
[7]张爱玲.红楼梦魇[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1.
[8]张爱玲.红楼梦魇[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5.
[9]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22.
[10]贾平凹.贾平凹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2.
[11]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386.
[12]朱自清.朱自清[M].于润琦,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69.
[13]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451.
[14]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343.
[15]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344.
[16]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65.
[17]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69.
[18]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344.
[19]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346.
[20]王晓明.张爱玲文学模式的意义及其影响[J].明报月刊,1995(10):17.
[21]刘再复,林岗.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维度及其局限[J].东吴学术,2011(1):53.
[22]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609.
[23]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580.
[24]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62.
[25]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0-32.
[26]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524.
[27]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