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诉说就是一切”的“讲故事的人”

(四)结语:“诉说就是一切”的“讲故事的人”

莫言其他关于创作的诸如“没有谈过恋爱的人写出的恋爱更美好”之类的惊人之语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莫言一发言,我们就会发愣,因为他总是坚持“诉说就是一切”的创作原则:“诉说就是他最终的目的。在这样的语言浊流中,故事既是语言的载体,又是语言的副产品。思想呢?思想就说不上了,我向来以没有思想为荣,尤其是在写小说的时候。”[17]所以,莫言自称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实他那是在忽悠我们,诉说本身才是莫言的根本目的,而诉说的内容倒是其次,因为莫言从诉说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快感。

李建军一直是莫言批判小众队伍的主力,他在莫言获诺奖后,写了《直议莫言与诺奖》的长文,一吐为快,其中有一段不敬之词尤为痛快淋漓:“莫言的作品中,没有中国文学的含蓄、精微、优雅的品质,缺乏那种客观、冷静、内敛的特征,缺乏那种以人物为中心、从人物出发的叙事自觉。相反,莫言的写作,是极为任性恣纵的;他放纵自己的想象,习惯于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写人物,常常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人物,让人物说作者的话,而不是人物自己的话;让人物做作者一意孤行要他们做的事,而不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处境、性格和心理定势可能做或愿意做的事。”[18]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优秀文学传统在莫言面前都失效了,中国文学因莫言的出现而频频失语,也许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莫言远远超越了我们理解的极限。刘再复高呼“莫言了不起”,可我觉得莫言除了感觉与想象能力了不起,其他没什么大不了的。莫言写过《生死疲劳》,我们期待着,莫言的感官叙事什么时候也会出现“疲劳”。

莫言获得诺奖,对中国文学而言,当然是利大于弊,但中国人应该像莫言那样淡定,不应丧失了泱泱文学大国的自信与风度。在自然科学方面,西方确实比中国强,可在人文艺术领域,中国人根本就无须自卑,在中国文学史上那么多杰出的诗人、作家面前,诺贝尔文学奖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可是,据报载,《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因莫言获得诺奖而即将修订,并打算让莫言享受专章评介的待遇,而与鲁迅等大家平起平坐。这就显得有点不够淡定了,中国的文学作品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真正说得清楚,西方人的感觉往往隔了不止一层,仅供参考而已,千万不应太当真。

原载《华文文学》2015年第5期

【注释】

[1]莫言.莫言讲演新篇[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2.

[2]刘再复.莫言了不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3-4.

[3]刘再复.莫言了不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81-82.

[4]杨扬.莫言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413.

[5]陈思和.在讲故事背后:莫言《讲故事的人》读解[J].学术月刊,2013(1):108.

[6]朱向前.莫言:诺奖的荣幸[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74-75.

[7]莫言.莫言对话新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92.

[8]张清华,曹霞.看莫言:朋友、专家、同行眼中的诺奖得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343-344.

[9]张清华,曹霞.看莫言:朋友、专家、同行眼中的诺奖得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32.

[10]莫言.我怎样成了小说家[EB/OL].(2012-10-17)[2014-03-2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2406619_242113329.shtml.

[11]林文光.鲁迅文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112.

[12]林文光.鲁迅文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162.

[13]莫言.苍蝇·门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6-7.

[14]莫言,刘颋.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M]//孔范今,施战军.莫言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93.

[15]林建法.说莫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70.

[16]林建法.说莫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71.

[17]林建法.说莫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52.

[18]李建军.直议莫言与诺奖[J].文学自由谈,201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