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香》主旨新探

《林兰香》主旨新探

明清世情小说的主旨一般都与儒道释有关,如《金瓶梅》《醒世姻缘传》宣扬因果报应,《歧路灯》弘扬儒家精神,《红楼梦》演绎佛教色空真谛等等,虽思想内涵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实现作品的劝世宗旨。《林兰香》承接《金瓶梅》,虽汲取了一些才子佳人小说的因子,但不足以改变其世情小说的基本面貌。今人主要用现代话语来阐释《林兰香》,如“《林兰香》以其长篇巨制、深刻的激进意识和悲剧精神,展示了十八世纪悲剧的前期景象。为《红楼梦》的成功在思想和艺术形式上作出了探索”[1]“《林兰香》继承了《金瓶梅》的叙事模式和才子佳人小说崇才重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力求更真实地展示女性的生存状况,从而写出了才女的悲剧,小说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强化”[2]等等;当然也有用传统话语来解读《林兰香》的,如“燕梦卿在理智上绝对接受的道学思想和她的不可泯灭的个性、才华的激烈冲突以及她本能上的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和她的实现方法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构成了这个悲剧的基础”[3]“《林兰香》中所体现出来的面对死亡的思想深度,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身上所传承积淀下来的儒道思想不断交汇而得来的,作者所推崇的道家生存方式并不能真正解脱死亡焦虑,因为忘却的本身就是带有自发的强制性的”[4]等等。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林兰香》的思想内涵。本文依然从儒道释的视角,立足文本的分析,努力探寻作品的思想脉络,以进一步厘清作品的主旨,并从小说雅俗结合的维度来总结其创作的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