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
2025年10月13日
抗生素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巴龙霉素、妥布霉素等。上述药物抗菌谱广、耐药性小,有一定的抗菌疗效。
但这类药物有轻重程度不等的肾脏毒性及耳毒性,尤其是耳毒性。耳毒性的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眩晕等,但婴幼儿不能诉说上述不适,客观听力检查又有困难。经过一段治疗之后,宝宝原先的疾病虽然已治愈,但听力却较以前下降或者长大后发现耳聋,追溯历史,家长才回想起宝宝幼时曾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悔已晚。需特别指出,耳毒性反应的出现,与治疗剂量的大小、治疗时间有关,剂量越大,时间越久,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但也有个体差异。
目前,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已明确指出,6岁以下儿童禁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6岁以上儿童应慎用。
(2)氯霉素。新生儿肝脏中缺乏一种破坏、分解氯霉素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因此,此药容易导致宝宝出现“灰婴综合征”。用氯霉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后,还容易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临床上已不再应用该药。
外用的氯霉素眼药水仍在小范围内应用,但对氯霉素过敏的孩子滴了这种眼药水也可能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应引起重视。
(3)喹诺酮类药物。这是一类合成的抗生素,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这类药物影响软骨发育,因此孕妇及未成年者应禁用,以免影响胎儿及小儿骨骼的发育。
(4)四环素。经常服用四环素可使药物沉淀于骨骼及牙齿,影响骨骼发育,使牙齿变黄,并易使牙齿的釉质遭到破坏而导致龋齿。目前儿科临床已不用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