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血钙水平一定要纠正至正常范围吗

130.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血钙水平一定要纠正至正常范围吗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旁减”)是因甲状旁腺素(PTH)产生减少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其特征是手足搐搦、癫痫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长期口服钙剂、维生素D制剂及其衍生物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PTH的生理作用是减少尿钙排泄,PTH不足会导致尿钙排泄增多。“甲旁减”患者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及其衍生物后,即使在正常偏低的血钙水平下,仍可因PTH的不足导致尿钙排泄增多而增加高钙尿症、肾脏钙化或肾结石甚至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

“甲旁减”患者治疗过程中,与非高钙尿症的患者相比,曾出现高钙尿症的患者血钙水平明显增高,泌尿系结石发生率亦明显升高。患者切不可自行根据临床症状调整药物用量,而不进行生化指标监测,待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便秘等不适时才再次随诊,此时血钙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正常范围,显著增加了出现高钙尿症、肾结石甚至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甲旁减”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血钙水平纠正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并非一定要在正常范围内),尿钙排泄量保持在正常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密切随访,监测血钙、磷及24小时尿钙,谨防高钙尿症和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王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