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为什么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

83.学龄期儿童为什么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

晕厥是指突然发作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同时伴有肌张力降低或消失,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可自行恢复,其实质是脑血流量的暂时减少。晕厥可由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引起,部分找不到病因。研究显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学龄期儿童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周边血管突然扩张,静脉血液心脏回流减少,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氧。晕厥发生前往往有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视力下降、听力下降,恶心、呕吐、大汗、站立不稳等前驱症状。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部分会反复发作,尤其是当情绪激动、极度疲劳、疼痛、恐慌,或置身于拥挤、闷热的房间时更容易发作。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好转。平时增加水、钠摄入,尽量避免触发因素,可以尝试站立训练。

特别提醒

学龄期儿童首次晕厥发作,需要至医院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常由某些因素触发,要做好儿童及其家属的宣教工作,尽量避免这些触发因素;一旦发生晕厥前驱症状时,应立刻平躺,既可避免外伤也能防止晕厥的发生。

(李 筠)

—专家简介—

李 筠

李筠,上海市儿童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常年从事小儿先心病的心导管检查诊断及治疗,快律性心律失常的心内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慢律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工作;对儿童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心律失常、青少年心脏病的诊治及心功能综合评价等有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