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乙肝从宝宝开始
首先,婚检不容忽视,因为婚检可以早知道对方是否为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而可以做到早治疗、早预防。育龄女性在怀孕前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肝脏没有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则可以正常怀孕,并在胎儿娩出后按照接种计划接种乙肝疫苗。
通过检查,如果发现备孕妈妈是乙肝患者,病毒在肝内复制,肝功能不正常,建议暂时不要怀孕。等到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怀孕,否则,产下的宝宝乙肝病毒感染率特别高。
如果母亲是“大三阳”(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不采取阻断措施,宝宝感染率可高达100%;如果母亲是小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不采取阻断措施,宝宝感染率超过50%;对于高危新生儿,单纯靠打疫苗来阻断乙肝病毒,有效率只有60%~70%,即10人中就有3~4人会受到感染。有些乙肝女性患者产下胎儿后,2~3个月内婴儿就会乙肝急性发作,危及生命。
经检查后,如果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则可以怀孕。但自孕28周起,需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使宫内感染率下降8%~9%。在此基础上,在孩子出生后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这样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可达90%。
如果家里有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就要避免孩子受到病毒感染。吃的东西要分开,用的碗筷要分开,用过之后,还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消化道虽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但如果有胃溃疡、消化道破损等问题,长期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活在一起,就非常容易受到乙肝病毒侵害。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母亲是“大三阳”,最好不用母乳喂养婴儿;如果是“小三阳”,在采取阻断措施的前提下可以母乳喂养。
在家庭中需注意:①卫生用具不能合用,如毛巾、洗脚布、牙刷、剃须刀等。②孩子用的物品,如玩具等,最好能够每天消毒,避免感染。最简单的消毒方式是将物品放在开水里煮沸15分钟。也可以将家中物品放在户外曝晒4~6小时来消毒。③小孩子非常喜欢在地板上爬来爬去,应注意地板清洁和消毒等。
幼托机构需注意:①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对幼儿园里的玩具、书籍、饭盒、便器等做好消毒措施,以保证小朋友处在卫生的环境下。②督促小朋友养成卫生的行为习惯等。③为小朋友准备各自的生活用品,不要共用。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应教导孩子不要偏食,不要常吃垃圾食品(油炸类食物),避免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合理的饮食也可以增强孩子抵抗病毒的能力。
(朱启镕)
○摘编自《健康博览》2008年第1期
—专家简介—
朱启镕
朱启镕,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儿科研究所所长、传染病学研究室主任、复旦大学儿科肝病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任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小儿肝病及感染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现均为顾问。现任中华医学会及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华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上海市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中华儿科杂志》等8家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