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礼制服丧也是孝道的体现

3.按礼制服丧也是孝道的体现

本章的后半部分讲了葬仪的礼制,这种追封、丧礼、祭礼的礼制通用于诸侯、大夫、士、庶人等各个级别。为什么父亲生前的职位是大夫,儿子的职位是士,父亲去世后的丧礼就按照大夫的级别举办,祭祀的时候用士这个级别的礼仪形式呢?因为在给父亲举行丧礼的时候,所重视的是父亲生前的身份和地位,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然而,父亲去世之后,儿子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就与父亲无关了,毕竟儿子的身份和地位直接影响着对父亲的祭祀级别,所以,做儿子的怎能不修养自己、自强不息呢?

礼制之中,有可变的,也有不可变的。祭祀父母的级别因儿子的身份和地位而确定,这是可变的,变得更高还是更低,则由儿子的所作所为决定,所以,可以从礼制中获得勉励自己的力量,做儿子的就不能不勤勉。

守丧的时限和服制却是不变的,比如给旁系亲属守丧,是一年的时限,丧服也根据亲疏而确定;又比如,父母之丧的丧期及丧服,不论身份和地位,完全一样。

守丧的时限与服制之中又有可变和不可变之分,旁系亲属的丧事,大夫以下的人都一致,公卿、诸侯及天子则可以降低一些;因为任何人的父母都一样,所以,在为父母守丧的时候,即使天子也要与众人完全一样,不区分高低贵贱。按照礼制服丧,也是孝道的体现。

但这种礼制是周文王之后才开始的,殷商王朝祭祀仪式只能由王族举行,周文王打破了这种“神权专制”的制度,周公则颁布国家法令明确每一个人都可以举行祭祀仪式,祭拜自己的祖先,彻底打破了殷商王朝的“尚鬼神”思想和“王族祭祀”权利。这不能不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其意义是很深远的。同时也说明,打破殷商王朝统治人民的政治规律,建立起适合人民的统治政策,亦是符合天地规律的。因为商纣王不“中庸”的生活方式是违背天地的规律的。因此,周文王的所作所为、周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持守着“中庸”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的正确作为,也是平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正确作为。如果有更多的人这样做了,人类社会也就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