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宽宏大量的胸怀

3.培养宽宏大量的胸怀

“宽裕温柔”要求我们心胸非常宽大,对待一切人都温和,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一下子办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胸怀,一天一天地,心量就会逐渐放宽。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些勉强,到后来是由勉强而到自然,这个宽大的心胸境界就相当可观了,到最后,就是“宽裕温柔”了。

那么,我们具体怎样培养宽宏大量的胸怀呢?

第一,与人交往要有较强的相容度。较强的相容度,要求一个人能够宽厚、心胸宽广、容忍别人、忍耐力强。相容度强的人能够接纳和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境中并肩作战、共同奋斗,在困境中共患难、积蓄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相容度低的人,别人往往不愿与其合作,常常被人疏远。

第二,不要自寻烦恼。相比心胸宽广的人,心胸狭隘的人往往活得比较累。对于那些在别人眼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心胸狭隘的人往往不能释怀;他们不但算计别人,更害怕被别人算计,始终提心吊胆、患得患失;也很在意别人的眼神、话语、动作;同时往往很偏执,容不下与自己相左的意见。所以,心胸狭隘的人往往很难与别人沟通与合作,更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常常郁郁寡欢。其实,这些人的烦恼大多是自找的。因为他们太在意别人的批评,又害怕因为得罪他人而为别人所不容,所以,他们整天盯着别人的态度和反应,生活压抑、缺乏生气。

第三,与人交往时,能够主动让人。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而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因为对某些事情见解的不同,由于个性、爱好、要求的不同,或是由于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矛盾和冲突。此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寻找共同的立场。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由于每个人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不同,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和你采取相同的方式来完成工作。只要能够完成工作,任何工作方式都是可取的。要记住,争执不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第四,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庸》为我们留下的处世原则。鉴于这一原则,我们不应提出别人难以接受的要求,由此可以避免尴尬的局面,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要求我们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将心比心,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否为对方认可和接受。你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法,假想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那时,看看你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通过这样的方法,你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别人、体谅别人,从而更好地与别人相处。